一、传统湘绣的工艺现状概述
传统湘绣主要是通过手工刺绣来完成,与机绣相对立,“手绣”贯穿于整幅作品中,手工技术的娴熟也是最核心,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湘绣的工艺独特,传统针法有 70 多种,最主要针法有平针、掺针、游针、隐针、打子针、鬅毛针等等、其中鬅毛针主要用于绣虎、狮的毛。为湘绣老艺人余振辉所创,它形成了形成湘绣独特的工艺特色,使绣出来的狮、虎等动
物,毛丝有力、威武雄健。 湘绣并因此享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如图 3.1)
二、传统湘绣的产业现状概述
湘绣的传统产业区,主要分布在以长沙市为中心及其附近所管辖的开福区、长沙县和望城县等多个乡镇。随着湘绣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湘绣由主要以美化生活为目的逐渐变为以湘绣作为谋生手段为主要目的。家庭式作坊正在逐渐减少,传统的绣庄已经被现代湘绣企业所代替。解放后,在原有绣庄的基础上,1956 年组建了湖南省湘绣厂(1979
年后改为湖南省湘绣研究所)、国营红星湘绣厂(由锦华丽绣庄接办而来)、长沙市湘绣总厂(已改制)、长沙县湘绣厂(已破产)、望城县湘绣厂(已破产)。1998 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 780 万元建立了湖南省湘绣博物馆(在湘绣研究所内)。长沙市沙坪湘绣厂于 1986 年成立,采取民营制,后又更名为金球湘绣有限公司,合资修建的湖南星沙湘绣城于 2003 年建成。现今,湘绣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南湘绣研究所,湖南沙坪湘绣生产基地和长沙湘绣城这三个地方。它们也成为了湘绣的主要集中地和生产基地,以及主要分布在沙坪地区的众多的湘绣民营企业。湘绣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术、作为国家非物质遗产,与其他多数手工艺一样,处于半产业化,即还未真正产业化的阶段。解放前,湘绣一直是家庭式、作坊式的生产,是一个较小、零散的生产方式。一幅绣稿一般都需要好的画师和绣工的完美组合才能较好地完成作品。而画稿一般靠画师临稿或自己创作。不论画师或绣工,都是靠手工来完成绣制。传统的生产模式在现代化生产模式的今天必然造成湘绣成本的高昂。因此,现今的的一些湘绣企业,如省湘绣研究所、金球湘绣有限公司等几家领军企业,均面临着传统手工艺的一个共同的特征:绣品成本居高。其实在保证湘绣的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部分工序机械化是扩大湘绣生产规模及降低生产成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企业能走出手工艺传统模式的一大进步。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开始而已。我到了沙坪地区最大的湘绣企业金球湘绣有限公司,看到的部分机器绣制的作品均是粗糙、生硬、毛躁、丝毫找不到了湘绣的影子了。因此现在金球公司也渐渐淡化了机械绣制的业务,精品湘绣均已采用传统的手工模式,只有部分日常用品采用了机绣。经过机械化的短暂实践后,无论从政府到企业,还是湘绣大师都一致认同走上产业化的湘绣就不再是湘绣了,因为湘绣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的原生态,这也是湘绣千百年来的精髓。如果改变这种状态,湘绣必然伴随着机械化而消亡,这也是很多人舍不得丢掉手中的这一支金绣针的最重要的原因。
从目前现状来看,湘绣产业化正在以集群模式发展。当前湘绣主要有三大销售基地:一是湘绣城,主要集中销售湘绣成品,它是全国最大的刺绣生产基地以及首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其次是刚成立的沙坪文化广场,它是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湘绣之乡”,也是负责为湘绣门店输送成品的生产基地;三是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是中国湘绣生产、研发、销售的龙头单位和权威机构,主要靠接受部分高端客户订单和政府的国宾礼品馈赠路线。虽然湘绣企业众多,而国有企业只有一家,其余都是民营企业。企业大小和规模参差不齐。其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有金球湘绣有限公司,再红湘绣等。湘绣年产值已接近三亿元左右,其中湘绣城的销售额占湘绣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总体来看目前还没有形
成成熟的湘绣对外贸易市场,与苏绣相比较,行业呈现萎缩之态,风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