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国藩组建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以后,并大肆洗劫,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这些新贵以及封建官僚们正需要大量黼黻品级一类的东西来装潢身份,于是早期的绣庄便应运而生。不过这类绣庄主要以运销苏绣、粤绣为主。据湖南近代社会史料汇集人徐崇之在《庐膺羁居记》中所述:“吾湘旧时绣店,亦题‘顾绣’,莫知所从来”,“上海顾绣始于顾氏,顾即顾名世之闺阁妇人,刺绣人物,气韵生动,字亦有法”,“长沙光绪末叶,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绣象今复见之湘工,且流播海外,非顾氏所能及矣。”
这里在光绪末年首次较为完整地提出和记述了“湘绣”的概念及衍变过程。早期湘绣受到苏绣的影响,或者说是直接脱胎于苏绣。
湘绣与苏绣这种千丝万缕的关系,还得从湘绣的创始人胡莲仙讲起。她生于 1832 年(清
道光壬寅年),小时候在江苏吴县住了许多年,很早就学会丁苏绣技法,也会画画。
二十岁时,胡莲仙嫁给湖南人,后来因丈夫早逝,为了抚养子女,她不得不她开始尝试以刺绣手艺来谋生计。1878 年(清光绪戊寅年),胡莲仙举家搬到长沙来推销自己的绣品。
她挨家挨户地推销过程中,逐渐摸清了人们的爱好和需要,并虚心接受了百姓对绣品的意见。于是对苏绣的绣法和取材等尝试着改进,满足了当地人对刺绣的需求。此后她名声越来越
大,并收了周围的一些妇女作为弟子,悉心传授经验。并已自己的绘画设计绣稿,为弟子提供绣本宅样,也为现代湘绣奠定了基础。由于受胡莲仙的影响,湖南本地刺绣不仅绣针为苏州所制,即取其锋端尖锐而鼻底圆钝,不致伤手,也容易拈捻,而且绣线也采用了苏绣绣线。后因为绣线在长沙这一带价格昂贵,改用湖北沔阳、沙溶、河湖一带生产的绒线。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