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绣工艺技法的传承模式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在刺绣的早期,姑娘们在娘家学习刺绣,拥有一门好的刺绣技艺不仅能为自己添置一些漂亮衣物,更重要的一是门高超的刺绣手艺是向爱慕的男性来展示自己的最好方式,为自己嫁个好夫君创造条件。于是在空闲的时候,也是姑娘们相互学习、交流、切磋技艺的时候,而这样的学习交流和技艺探索经过一代又一代地传承,极大地促进了刺绣针法技艺的提高和以及图案纹样的更新。当湘绣进入商业作坊阶段时,很多刺绣的贫困妇女,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来养家糊口,都不得不四处交流、互相切磋。例如,现代湘绣的两位创始人胡莲仙与袁魏氏。胡莲仙由于精湛的手艺而广为人知,而贫困的街坊也闻讯来学刺绣。而她便将自己多年所学技艺耐心传授给学徒。袁魏氏则是得知胡莲仙新绣发生意很好之后便进城访问,索取绣稿花样,技艺上的切磋结合,不仅让她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也为湘绣开创了新的局面。
湘绣也正在是这种开放性的传承模式下才得以发扬光大。据李湘树《湘绣史话》记载,袁魏氏为湖南长沙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 生于袁家冲。其丈夫袁理安,原是贫穷农民,后到长沙城亲戚所开绸布庄做学徒。袁魏氏对湘绣业发展的杰出贡献在于她广收门徒,并无
私地将自己杰出的绣艺传授给长沙城乡附近的广大绣工,让她们在从事刺绣的过程中互相学习、观摩、取长补短,从而促使湘绣技艺在农村中推广。在湘绣未传开的早期,始学刺绣的魏氏便以刺绣所得作为家庭生活补助。当时她每三天可绣一对黼黻(图 2.1),售价银洋 1 元,可买谷子 1 石。她的这一售绩刺激了袁家坪一带的贫妇,便纷纷开始学绣。以后,技艺日趋成熟的魏氏先后在长沙东乡的袁家坪及邻近的沙坪传授弟子一百余人,以后又及于长沙西乡的渔湾市、三砚矶、荣湾镇一带传授技艺,使这些地方的刺绣日趋发展,并涌现了众多刺绣高手,这些地方也成为了成为湘绣生产的中心地带。现在,这些地方的新老绣工,莫不知道她们的创业之祖袁魏氏。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