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绣庄与湘绣产业的形成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进入清朝后,湖南的手工业蓬勃发展,刺绣便有了商业需求。一批技艺娴熟的绣娘脱颖而出,并传授技艺开设绣庄。1898 年,长沙成立了第一家绣庄-吴彩霞绣庄,由当时名震一方的绣娘胡莲仙以儿子吴汉臣的名义开办了这家绣庄。
销售自家绣品,绣品一时竟供不应求。随着业务的扩大,她便广收徒弟,于是湘绣在当地就流传开了。她将湘绣的生产范围逐步扩大到了茶垫、座垫、桌布、手绢、枕套、帐檐、鞋面、笔筒、荷包、扇插、怀镜、裙饰、衣边、腰带等“日用小商品”领域,而且产品的面向对象也不再仅仅拘泥于官僚、贵族、地主、士绅,而且还面向了广大人民群众(城市普通市民和乡村农民)。因此,吴彩霞的出现使湘绣开始走上了商业化发展的轨道。
与此同时,湘绣同行们纷纷效仿吴彩霞绣庄的成功模式,一同使得湘绣产品的生产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在 1911 年之前,梁玉霞、春红簃、天然、李协泰、王义生、萃丰豫、李豫章、万源等湘绣庄已经在长沙市内开设。
在 1911 年之后,彤芳、粹锦、湘绮楼等多家绣庄也相继成立。得益于这些绣庄的发展,湘绣产品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局面。(详细见附录一)在这个时期,从事刺绣的人数逐渐增多,这些人以城镇和农村妇女为主。在长沙以及附近的郊区和乡镇上,就有超过两千人的专业绣花工人。此时,湘绣的发展已经逐渐进入了市场化发展
的阶段。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