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技艺的载体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民族源流与民族称谓根据志书记载和彝族老人回忆,昙华的彝族是世居民族,渊源于古代氐宪关系,属于哩颇支系,操中部方言。大量的彝族迁入罢华是在公元前260年的殷商时代,处于原始社会中末期,逐渐形成部落,以狩猎为主的形式生活,逐渐繁衍发展起来。西周至春秋时期,生活在西北高原上的宪戎南迁,与原来居住在四川凉山的宪戎一道,不断的渡过金沙江以南迁入境内,与原来居住于县域的羌戎融合,进入奴隶制时代。据毕摩李学品讲述,县华的彝族最早于明朝年间迁入石地祚,当时由于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但是仍有四兄弟在石地柞居住。当兄弟们长大成人后,大哥便将弟弟赶走,三个兄弟到了松子园生活。过了几年,二哥又将两个弟弟赶走,他们来到丫古埂,就形成了现在的分布情况。②
唐朝中叶,南诏崛起,县内属南诏统治范围,又从巍山地区迁徙来了一些操中部方言的彝族,在昙华范围内形成了伊氏、高氏的统治。元、明、清时期,县内的彝族社会由封建领主制向地主制转化,中央王朝在县内驻兵屯田,其他民族也陆续进入县内,改变了域内单一的少数民族的结构。(3)人口与民族县华乡现有7个村委会,分别为罢华、赤石岩、小兴厂、菜西拉、麻稻房、子米地、海古凝,53个村民小组,81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仅7780多人,却包括了彝、汉、傣、回等民族,其中彝族最多,占到了总数的89.5%,是典型的彝族聚居地,虽然多民族共居,但出现出和谐共处的局面。
服饰既是人们生活的实用必需品,又是传达民间艺术和制作者丰富内在情感的精神载体,其中刺绣技艺则是表现实用性和传达民间朴素情感的媒介。哩颇人由于居住环境和生计方式的特殊性,服饰种类繁多,服饰特色鲜明。
哩颇人的服饰有男女之别,不同年龄层的服装也有所不同。男装比较简单,喜欢穿以粉蓝布料制成的长袖对襟衣。衣为立领、布纽、双领和衣究上绣有彩色花纹图案,纹样以马缨花为主。纽扣用蓝色布条结制,分4组(每组4个扣子,也有不分组,每件上衣钉7个纽扣的)排列于开襟处。衣外喜爱披上一件羊皮褂或一件马褂。马褂的制作比较简单,省去了胸褶、后褶、背中缝、活动腰袢等,不修身。装饰图案主要集中于领口、袖圈、门襟、口袋、
衣摆及后背等处。领口和门襟的图案一般是连着的,一气呵成,绣的图案往往是连着的一朵朵小花或是几何图案。而门襟处会多出一道或两道图案作为装饰,多出的图案通常会比与领口连着的那道图案宽些,在颜色上较鲜艳。袖圈选择的装饰图案与领口一样,不然就是与领口类似的图案,不会显得突兀与不和谐。口袋处绣的是大朵马缨花。衣摆绣的也是花型连着的图案,略宽于门襟处所绣。后背处的图案有马缨花、老虎等,其中老虎图案一般装饰于黑色的马褂上面。在男装上,不同年龄层次的差别不是很大。相较于男子服装,女子服装则比较复杂。
“头饰作为人类审美心理的一种特定符号,是一个民族最易判明的外部的显著标志。头饰也是人身上十分惹人注目的地方,可以说是服饰的眼睛,谁也不会忽略它。” ?帽饰是哩颇女子传统上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式样众多,装饰也有差另1J, “其文化内涵既反映宗教、婚俗、礼仪等民俗,又包含了彝族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审美情趣。”?在县华,女子包头多以黑色为基调,传统样式包括较老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