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大批军队来到安顺屯田戍守,随后其家属也陆续迁至,他们原有的服饰在适应现实环境过程中必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并逐渐确立了其服饰文化中最为基本的部分。在屯堡服饰形成的阶段,大部分来自江南各省的军士及其家眷成为移民主体,数量上的优势也决定他们成为优势文化的代表,决定着整个群体的文化价值取向,其他少数人难免会产生从众心理。而服饰作为文化的集中反映,则被深深地镌刻上江南的地域特征,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从现在的屯堡服饰中依旧能够感受到江淮古韵,旧能看出二者之间相似的服饰审美观念。
除了屯堡服饰文化的发源地,安顺的自然环境和屯军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对屯堡服饰文化的形成也有着非常重要影响,服饰在与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必定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安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莹润、并不霉湿,多低山丘陵、相对平坦的山谷盆地,气候相当宜人,这也是两次安顺之行较为深刻的体会。因此,屯堡妇女的服饰才会不分季节,不论冬夏都是一样的,只是在大袖长衫内加减衣服而已。安顺辖内有 75%的喀斯地貌,页岩产量丰富,这正是屯堡人用来修建房屋的好材料。典型屯堡建筑的屋顶那整齐叠放成菱形石片瓦,就是屯堡人就地取材的最佳证明。而心灵手巧的屯堡妇女也擅长将小小的菱形变化组合,运用到服饰的各个角落,形成简单素洁的装饰面貌。一般说来居住于山边水边的人,其服饰多以紧身、轻巧、利落、适体的形制为主,而屯堡人一直刻意保留着汉族传统的宽袖大袖,并将适宜于平原地带的宽大袍衫加以改造,如腰带紧束,使长袍衫更贴合身体而不致冗长拖遢;袖子虽宽大,但折回变短,干活时仍旧很利落;女子不穿裙而着裤,方便行走、劳动;女子围腰长度与衫子相当,可防衣衫污损。屯堡服饰中诸如此类的元素,使其服饰不仅符合自己一贯的审美心理,又能够与新的环境相适应。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