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水乡服饰的襡裙

2013-7-23 14:31:3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襡裙,下裳的一种。古代的裙,一般为单片,围系于腰间,在身后进行缝合。后有六破直缝,加绣花、缀色等形式。以多幅为尚,并尚细裥。宋代吕滨老《圣求词·千秋岁》:“婉约金条瘦,裙儿细裥如眉皱。”明代李渔《闲情偶寄》谈及裙褶时说:“裙制之精粗,惟视折纹之多寡。折多则行走自如,无缠身碍足之患,折少则往来局促,有拘挛桎梏之形;折多则湘纹易动。无风亦似飘飖,折少则胶柱难移,有态亦同木强”。
这与苏州水乡服饰妇女下裳的百褶襡裙制作形制相同,腰间两侧各折若干褶,不仅增加裙子的灵活性方便田间耕作,还使裙子具有更高的美观性,形成乡间一景。随着各朝各代服饰的更迭变化,裙有长短及褶裥多寡变化。如《古今图书集成》第 339 卷《冠服太康县志》记载:“正德间衣衫渐大,裙褶渐多。……嘉靖初衣衫大至膝,裙短褶多。”襡腰头俗名为围腰、围裙、束腰,遮至膝前的短裙。古代也称其敝膝,一般为女婢的服饰,后来居家的平民也经常穿着。《汉书·东方朔转》记载:“主自执宰敝膝,道入登阶就坐。”这里的“敝膝”根据颜师古注:“属贱者之服。”秦汉出土的俑像上,经常可见当时妇女的腰间覆有一片幅巾,只有前片,没有后片,有的长到膝下,
也有的在膝上。主要是为便于田间劳作,避免弄脏衣服而设计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衣服。这与水乡妇女的围腰无论从款式上还是实用功能上都极为相似。拼裆裤源于古代的“犊鼻裈”。追溯裤子的历史,我们可知最早的裤只有两只裤管,称为“袴”。后来又在两袴之间加裆,前后裆之间用带子连接,称为“穷袴”,也叫开裆裤。战国之后,两胫衣间用裆相连成为一体,称之为满裆裤。唐颜师古注:“袴……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裈又分为两种,一种长过膝盖,为裈;另一种形制短小,为“犊鼻裈”。司马相如着犊鼻裈,晋阮咸七夕晒犊鼻裈,以三尺布为之,前后各一幅,中裁两尖裆交凑之。
卷膀,绑腿布,古代称之为“行縢”,男女都用。汉代士庶或仆役劳动时,将裤脚提起扎绑在膝下,称为“缚腿”。另外行路的人、车夫也将小腿部绑扎上一条缠腿布,流传至后世,演变为裹腿。宋苏轼诗云:“已办布袜青行缠。”明顾炎武《日知录》:“今之村民,往往行滕而不袜者,古之遗制也。”清代的老妇或是奴仆也有在裤口用长带缠裹的习惯,扎住裤口方便行动。可见行滕多现于市民阶级的男女。现在这种装束多见于少数民族,汉族则只有江南的水乡妇女还在穿用。
绣花鞋,关于它,我们可以从传世的文学作品里循迹。如《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八回中有:“都是大红四季花嵌八宝缎子白绫平底绣花鞋儿,绿提根儿,蓝口金儿,唯有鞋上锁线儿差些,一只是纱绿锁线儿,一只是翠蓝锁线。”文中描写的绣花鞋的鞋拔、鞋口滚边和鞋边上的锁口都与水乡妇女的绣花鞋极为相似。明清时绣花鞋就成为妇女的主要鞋式一直流传至今。现在仍可在少数民族妇女和水乡妇女中见到穿着的绣花鞋。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