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纹样中的鱼纹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在侗族地区,鱼先于水稻,侗族祖先最早以狩猎,吃生,采集为生。这是因为侗族居住地区山多,水多,因此鱼也多,但开始的时候侗族先民们把鱼当作神物看待,将鱼养在井水中,禁忌捕食,传说侗族在历史上经历了图腾反叛艰苦斗争后,最后形成了崇拜与反叛的统一,即:既保护鱼也食用鱼。也有的学者认为侗族人吃图腾物——鱼,是一种顺巫术。可以说,鱼是最先养活侗族祖先的食物,早在公元前 125 年,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漫游楚越之地时就发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在没有发现更早的有关水稻文化的历史文献之前,司马迁的这段文字可以说是中国最早记载包括侗族先民在内的古楚越地区水
稻文化的珍贵文集记录。
远古时期侗族地区主要是渔猎经济,先民们使用原始的捕鱼方式,比如“拦河筑坎”、“竭泽而渔”等方式来捕鱼。并且捕鱼时候切勿大声叫喊,以免惊动河神。当侗族先民发现水稻并开始种植水稻后,因水稻要水田耕作,有水就可养鱼,古代先民便开始了山塘养鱼和稻田养鱼。在稻田里放鱼苗还隐存着一种古老的观念,希望鱼能保住粮食。从江的县志里有战国时期就开始稻田养鱼的记载。“饭稻羹鱼”使得侗族既无“千金之家”也无“饥饿之人”。这种自生自产、自给自余、丰衣足食形成的小农经济社会,使侗族没有过奴隶社会,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因此人与人之间也不像中原等地区有着明显的阶级之分。稻田养鱼成为渔猎时期的技术成果和文化结晶,从江侗族的祭祀活动,不论是什么都必须摆鱼,以鱼为首做祭品,俗有“无鱼不成祭”之说。比如农历七月半,侗族人祭祀阴间的祖先,要最先上鲤鱼,喊过祖先用膳以后全家老少才可以吃饭;再者,老人去世办丧事时,死者亲属晚辈忌吃肉类,但可以吃鱼;老人入棺以后,儿孙要在灵位前供腌酸鱼或新鲜鱼,潘年英在《侗族鱼图腾考》中写道:“侗家人除开婚嫁上必需有鱼外,在为白叟临终送别时也必需用鱼。守丧待葬期间,不能吃荤,但可食鱼。祭祖时亦必需以鱼作祭品。”;肖尊田也在《侗乡鱼俗趣闻》中说:
“侗家认族或者认亲,先得问对方知不知“一脚踩三鲤”,如果答得对,认你为本家亲人,如果答不出,便被认为其中有诈。”在侗族人家的潜意识里,对水中的鱼有特殊的感情,他们把水当作是最有生命的圣物,它给人们带来幸福,而鱼则是“水中最洁净的工具”。所以在他们心目中鱼是最干净、最纯洁、最光亮、消灾赐福的神物。不仅鱼为祖先恩赐之物,其繁殖力又特别强,体态优美,富有生命力。传统习俗里在婴儿满六月那天,母亲要在火塘边老年妇女常坐的地方摆上盛着几条活鱼仔的一盘清水,一团糯米饭,烧香化纸斟酒祭“萨花留”(护幼奶奶)。祭祀完毕,煮鱼汤给婴儿喝,希望日后孩子像鱼儿一样清洁、光亮、充满活力。侗族崇拜的众神之一就是鱼神,亦即鱼图腾。鱼纹就是鱼图腾在刺绣上的表现,作为一种吉祥纹样,常见的从江侗族刺绣的鱼纹有双鱼戏珠(图表 4-2),鱼龙跳跃(图表 4-3)等等。鱼纹样常常与龙蛇纹一同出现在从江侗族的绣品里(图表 4-4),比如“龙戏珠”的旁边都会出现鱼纹,可见鱼纹的地位与龙蛇纹不相上下,在从江侗族妇女心里都寓意着吉
祥如意和祖先庇佑。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