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绣在其现代的发展历程中,历经波折,生存环境屡遭破坏,因此形成了今天的风貌,即生产组织散落、缺乏大量绣娘、挫失市场、开始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
(1) 汉绣的生产组织
1949 年以前,汉绣在武昌、汉口、沙市、洪湖等地区生产,由各地绣店牵头组织并且负责交易。1949 年以后,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各地的艺人把自己的生产资料和技艺,通过合作化的形式组建了生产合作社。在当时重工业水平较低,为换取大量外汇的社会背景下,各地的手工业获得发展,汉绣的生产组织也逐渐形成规模,生产走向工厂化。武汉市民艺戏剧用品厂黄圣辉(退休)表示,当时在活儿比较多的情况下,经常向外加工点分发以保证完成生产任务。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湖北各地的汉绣企业纷纷停产,老艺人多数退休不再从事专业活动。汉绣生产目前比较零星的散落在湖北各地区,如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任本荣大师,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生产,需要时把绣活儿发放给一些老艺人绣制;针黹绣坊黄红英一方面自己绣制满足开店需要,另一方面组织培训汉绣爱好者学习,绣成的作品可以通过绣店进行交易。黄圣辉自己很少从事刺绣生产,但她也在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指导王燕等人学习,她们则在家庭里面进行刺绣研习与生产;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杨小婷大师主要从事汉绣的创作,并且组织绣友进行研习绣制。荆州的张先松大师主要进行设计工作,为当地有需要的绣娘设计绣稿。洪湖吴氏汉绣传人吴琼女士就职于事业单位,刺绣生产成为一种业余活动。可见,汉绣现在缺乏“生产性”组织,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或者为汉绣爱好者提供培训的方式进行,真正的散落在了民间。
如何将“绣娘”和刺绣生产有效地组织起来,是关系到汉绣生产可持续协调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解决生产组织形式问题,激活绣娘队伍是关键。在汉绣生产恢复初期,如果采用手艺产业普遍使用的“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由于“公司”相对比较少的制约,发展会受到限制。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比公司+农户的模式具有一定先进行,“引导农户建立‘合作社+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合作社发挥利用信息规模的规模经济和节约交易成本功能。”①因此,推广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组织模式,一方面可以加快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公司+农户”的悖论。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