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刺绣的历史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瑶族“好五色衣服”,从汉代盘瓠蛮之下而未断。宋•郑伸《桂阳志》曰:“峒瑶斑斓其衣。”明代《炎徼记闻•蛮夷》卷四载:瑶人“斑衣”。《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下》瑶“衣斑斓布褐”。“斑衣”、“衣斑斓”,均言其衣多彩。只是这些典籍中,虽然都提到了瑶人好装饰,但是都没有关于具体刺绣图案以及装饰部位的描写。到了清朝,无论衣领、襟、边以及胸带、裤脚等,都绣上花色,成为瑶服的一大特色。《皇清职贡图》说瑶人“领缘尚绣”,清•严如煜《苗防备览•风俗下》说“斜领直下,绣花为饰”,道光《龙胜厅志•风俗》说“外穿丝绒织花布长袍,五色线边”,《皇清职贡图》卷四合浦县山民条说“山妇喜以绣帛束胸”,民国《三江县志•民族》第二编说“其妇女衣对襟,绣以五色”,清•李来章《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三说“裤脚以五色绒横绣之”。
至此,我们才对瑶族服饰刺绣的装饰部位有了较为确切的了解。近现代涉及到花蓝瑶服饰的文献资料较多,但是关于花蓝瑶服饰刺绣图案的描述也很少,很多文献资料都没有涉及。最早提及花蓝瑶服饰刺绣的是民国九年的《桂平县志》,在卷三一《纪政•风俗》中提到,“花蓝瑶男子长袍阔袖对襟,绣边缘花。妇人高髻与日本妇人相似”。
这里的男子服饰与后世所记有些出入。民国时期,今天的大瑶山曾有一部分地区属于桂平县管辖,所以,民国《桂平县志》记载的该县花蓝瑶,应是今天大瑶山境内的花蓝瑶。后来,深入大瑶山的王同惠先生在《广西省象县东南乡花篮瑶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到:“妇女的衣服两袖和下沿绣着各式花样”,“男衣不绣花”,男头巾“两端都绣着蓝色的花边”。
所以我们只能据此作一简单分析。根据《广西省象县东南乡花篮瑶社会组织》上面刊登的照片,可以看出当时男子服饰的刺绣装饰。只有挑绣的白色头巾、颈巾和腰带,在白色底布的两端挑绣窄窄的几行蓝色花纹,有宽有窄,富有变化。这些图案不仅起到装饰性作用,更重要的是压坠边角,使其能够自然垂落在胸前和腹前。特别是白腰带,两端的花纹更加密集紧凑,用线更多。并且大致可以看出,与现在相比,花纹图案并没有太大变化。女子服饰的刺绣装饰,主要集中在衣袖和下沿。但根据任国荣附在《广西瑶山两月观察记》的图片,截止到 1928 年,罗丹的花蓝瑶(也即现在的罗香乡罗丹村)妇女衣领至胸襟已是挑绣花纹,并且看似要比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衣领处 6.4 厘米宽的绣花带还要宽一些。而在门头屯的 HQC 家中,我们看到了一件有 100 多年历史的女式上衣。虽然所有刺绣装饰部分的颜色均已褪变成水紫色,但仍然可以看出衣领处确实绣有花纹,只是宽度较窄,仅有 4 厘米左右。根据访谈得知,以前花蓝瑶女式服饰的刺绣部位,主要有衣领、衣袖、前襟、后襟、后背、脚绑、白腰带,男子则仅有白色头巾、颈巾和腰带。虽然已大致具备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装饰部位,但是无论从绣带宽度、图案色彩、图案构图以及挑花技艺来看,均与现在相差较远。色彩大致是红、黄、白、蓝、黑五种颜色,以红色为主,甚至有的只用红色,其次是白色,黄色极少,蓝色主要用于白腰带和颈巾,黑色则用于脚绑图案的刺绣。由于当时的印染技术不高,色泽发暗,亮度不够,而且容易退色,百年下来已经看不到最初的鲜艳。对称、均衡仍然是不变的法则。只是与现在相比,整个装饰构图十分松散,结构简单,基本的图型框架已经完备,只是缺少变化,都是简单的带状、方块图案,复合型、填充型图案很少。上衣的
图案主要有:三脚马、圆鸟、乌龟背、虫花、鱼鳍、鸡脚、三头花、花仓、银花、衣背花
等。另外,由于自纺或外买的花线较细,质地较脆不坚韧,而且对添加法和求全法的使用
不够,图案与图案之间有较多空隙,突出了构图的骨骼,但没有形成饱满、丰富的层次感,
所有图案都给人一种纤瘦的感觉。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