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的民族归属感与族群认同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社会科学新辞典》对民族归属感的定义入下:“民族归属感等同于族群认同感,又称‘民族认同感’‘民族归属感’‘民族身份’。指属于社会特定群体的自我意识或身份。对个人来说,民族或族群身份是生来就有的,并终生保持下去。归属感则是在社会化或涵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表现为成员间有共同的情感意识。在与外界接触时,同舟共济的亲密感得到加强,“我群”与“他群”的界限和意识明显。”
一般认为,来自外界的压力越大,族群认同感越强。如犹太民族流落在世界各地,但在长期他族的残酷压迫下,归属感变得十分强烈,导致犹太复国主义的产生。族群归属感是族群内聚力的主要来源之一,有助于群体的稳定以及群体传统文化的保持和继承。“认同”是一个心理学范畴,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者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过程。后来在心理学上一般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某些人联系起来并与其他一些人区分开来的自我意识。与“族群认同”对应的英文是 Ethnic identity ,其意为“族群身份的确认”,国内学者对“族群认同”的定义基本上都是这种涵义。例如,“民族(族群) 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族群) 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族群认同是
“以族群或种族为基础,用以区别我群(in - group/ we - group) 与他群(out - group) ,是同他族他群交往过程中对内的异中求同及对外的同中求异的过程。”,然而,当人们未与外族社会直接或间接接触时,不可能形成他们所在族体与外族不同的判断,也不会有归属哪一族和随之产生的感情依附感受;而一旦与外族接触,“非我族类”的语言、映入他们的脑际。同时,他们对自己族体的归属感和感情依附也便油然而生,民族认同由此发生。所以,民族之间的交往是民族认同发生的前提。
明代,“洪武开滇”使得大批汉人背井离乡,寄居于“蛮夷”遍地的云南,在与周围少数民族由浅入深的接触交往中,“非我族类”的语言、习俗和价值观等印象会激发汉族群体的族群归属感和认同观念,况且随着明清两代,汉族与周边民族的战事不断,必然会增强这种“我族”与“他族”的区别,一旦族群认同感的产生,便会影响到生活习惯与风俗,体现在穿着服饰上就是固守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了维护了汉族群体的稳定和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持和传承。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