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在唐宋到清朝时期的发展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刺绣在唐宋时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服装刺绣开始盛行。而宋元两代的刺绣流派以仿绣书画见长,与书法绘画艺术结合,与民间刺绣工艺分离。明清是刺绣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刺绣作坊,并且刺绣工艺的兴盛促进了流派与风格的发展。清代刺绣,除了工整精美的宫廷御用绣品外,在民间也先后出现了许多地方绣,著名的有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并称四大名绣。中国是一个多元灿烂文化的国家,各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全然不同,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所以刺绣艺术的风格也全然不同。
四大名绣中的蜀绣集中于四川成都,蜀绣在晋代被称为蜀中之宝。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用晕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等100种针法,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形成了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蜀绣的纯观赏品相对较少,以日用品居多,有被面、枕套、靠垫、桌布、
头巾、手帕等,取材多为花鸟虫鱼、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苏绣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宋代就己具有相当规模。明末清初的沈寿,吸收西洋和日本美术、刺绣的长处,创造了有光线效果的仿真绣。30年代,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创造了乱针绣。1957年,苏州成立了刺绣研究所,加强了刺绣研究工作。苏绣自古以精细、素雅著称。构图简练,主题突出。其技巧特点概括为“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个字。它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俱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抱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可谓名满天下[4]。最精细的程度竟然将一根丝线册成四十八股,一般人用肉眼无法看清。苏绣中的双面绣是在绣品的正反两面绣图案,两面的形象、针法各不相同,针脚藏而不露。1915年,苏绣作品参加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在海内外名声日隆。
湘绣创始于楚国,清代时成为长沙城乡的主要手绣工艺。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吸收苏绣和顾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湘绣的特点是用丝绒线刺绣,多以国画为题材,构图美观大方、色彩丰富鲜艳;绣艺精巧灵活、风格豪放大气、形态生动逼真。
粤绣在唐代已经发展成熟。国内以故宫藏品为最多,最具有代表性。它构图繁而不乱,色彩富丽、光彩夺目,针步均匀多变、纹理分明,多使用浓郁的七彩原色及光影变化,具有西方绘画韵味。粤绣题材广泛,以百鸟朝阳、龙凤、博古类最多,其中的广绣、潮绣两大流派风格不尽相同。粤绣绣品主要有衣饰、挂屏、搭链、扇套等,粤绣构图繁密热闹、色彩富丽夺目、施针简约,绣线较粗且松、针脚长短参差,针纹重叠微凸。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