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的发展与流派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中国的束d绣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文化,它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密切联系。刺绣究竟源于哪个朝代,因它的作品不易保存,所以极难说清。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刺绣是殷商和西周时代的,从那个时代的出土文物来看,粘附在泥土上的丝织物、纹路和刺绣的图案依稀可见。
刺绣的起源据说,相传古时江南地区有“断发纹身”的习俗。《说苑疏证》中记载:“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纹身,灿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因为吴越地处地势低下,常受到风雨水灾的侵害,龙在人们心目中是神物和崇拜的图腾。兴风作浪、上天入地更是神龙的作为,因此人们就以断发文身的装束以示龙的后代。直到今天,我们仍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刺绣在中国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说到刺绣,不能不说丝织的产生、发展和完善,丝织造就了刺绣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比以前更为发达,男耕女织、成了这一时期的重要经济特征,家家户户种植桑麻,从事纺织。从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织锦来看,丝纺发展到西汉时己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每根纱由4一5根丝线组成,而每根丝线又是由14一巧根丝纤维组成,也就是说,每根纱竟是由54根丝纤维捻成。如此高的丝纺水平,推动着织、染、绣的发展。
社会等级制度的强化和人类审美感的提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舜时就确立了十二章衣裳服饰,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十二章。所以,华夏民族的部落首领在举行重大庆典、祭祀等礼仪活动时,就穿着这身被后世称为“十二章服”的绣衣,自此在帝王的冕服上绣十二章就形成定制,历代沿袭至清代。这十二章的刺绣纹样,从原始的取意到后世的解释,虽略有不同,但总的象征意义是相似的[z]。
在春秋战国时期,刺绣工艺渐趋成熟,刺绣有经过变形、夸张的龙、凤、虎等动物图案。刻画精妙,神情兼备;布局错落有致,用色丰富,对比和谐,整个画面富有韵律感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