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的人群,在他长期生活的特定区域内,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应环境的文化,在这个特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和环境共同构成了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融水的苗族,从宋代进入大苗山后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几百年,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在这个特有的生存空间里形成的民族文化也正是苗族服饰传承和发展的土壤,因此,研究融
水的苗族服饰笔者先从它的生成环境的调研开始。融水的苗族多数自称为“dabmub”,因为衣服以黑色为主调,也称为“黑苗”。苗族是融水人口最多的民族,与壮、汉、瑶、侗、水等族杂处,主要以成片聚居的方式生活,大多居住在境内的中部,东部和北部边远山区,主要分布在县境内 14 个乡镇,以白云、红水、拱洞、大年、良寨、杆洞、洞头、安太、香粉、安锤、四荣为最多。融水的苗装,几乎各个苗寨中都有,只要是苗族的女性,在苗寨里每逢节日都喜欢穿着出来。融水的苗装,杆洞屯是保持民族特色最浓厚、最原生态的地方之一,本论文是通过实地调查杆洞屯的苗族服饰,站在史学的视野,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和考察,力求找寻融水苗族服饰文化生态变迁的原因,为民族服饰的传承、保
护、开发和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一个地域的自然状况、物质资源、气候特征,与因此形成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生存状况、经济关系以及所产生的生命意识、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则是该地区民族艺术产生的必然条件与生态环境。”
①艺术源于自然,自然因素通过对人及其生存环境的限制,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人
们对艺术形式和内容的追求。同样,在苗族服饰的创作、使用过程中,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宗教信仰心理、道德伦理观念等因素,都对苗族服饰的功能、形式、内容、风格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生存环境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