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服饰的花额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花额,各地称法不尽相同,另有抹额、额扎之称,是中老年客家妇女常戴的头饰。花额的功能与半冬头相似,是戴于额前防风、防头痛的护额之物。所以花额一般使用厚实保暧的材料制作,甚至有些会在夹层中充入棉花。花额两头尖,中间小,大部分呈蝴蝶结状,有钮子或绳子往后脑固定,颜色以灰、黑、蓝为主。花额的特色在于“花”,正面大都会绣上龙凤花鸟等纹样,装饰性很强,戴起来既朴素又美观。但绣花比较费时,若无暇绣花,或上了年纪,客家妇女就会选择减省绣花这道工序,直接佩戴没有纹样图案的花额。相传花额产生于唐代。有一个名叫韦固的青年,经过一户黄姓人家时,看见黄家女婴十分可爱,便进去逗她玩。不料那女婴竟开口叱问:“你是谁?进来做什么?”韦固大惊,以为妖孽,拔剑便刺,但由于心荒意乱,只刺伤她的前额。后来女婴长大,不仅不是妖孽,而且长得眉清目秀,只是额前伤疤十分碍眼。于是,黄姑娘想出一个办法,用一布条,绣上花纹,扎于额前,更添美丽,从此花额代代相传。
③客家妇女使用花额应当是从北方带来的习俗,因为它刚好适应了南方空气湿润的气候。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