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研究中的继承和创新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继承和创新,始终是工艺美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个新事物是不会凭空出现的,总会伴随着诸多的内外因,南通彩锦绣亦是如此,从最初根植于民间刺绣、苏绣的土壤中到最后发展成熟破茧而出,无不深刻的验证着这一真理。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思索,继承和创新实质上体现出了工艺美术延续和发展的问题。两者之间是辩证的统一体。脱离民族传统的创新,必然是无本之木;而不作创新的继承,一味沿袭,又会使工艺美术事业丧失生命力最终停滞不前。从艺术探求的角度来说,还不能说南通彩锦绣的艺术探索和实践已然颇具经验,但其在现代工艺美术创作中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对于开拓和创新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民族工艺美术,却有着推动当代工艺美术求新求变的现实意义,一个新事物生成无论最终的结果是失败还是成功,至少这种创新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尊敬的。
回顾工艺美术发展历史,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成就卓绝,然而正是这引以为傲的优越感束缚了自身的进步同时中国民间文化的相对封闭和稳定,也给民间美术造型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重重阻碍。近现代的工艺美术大多还是沿袭了一条传统的老路,个人创新性思维被阻塞在工艺造物的深度和广度的层面上无法施展。因此,是继续沿袭老一辈艺人们所积累下的经验、模式,还是利用这个时机冲破传统刺绣的禁锢,研发出区别于传统意义层面适合现代社会的当代工艺品,将刺绣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这两种抉择摆在了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的艺人的前面。文化以及人们的生存方式是人类自己根据自身的需要而日久形成的,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样艺术的发展也有着自己必然的发展轨迹。现代文明已不可抗拒的融入到我们当代社会的物质文化的生活中,六十年代正是我国社会处于新老体制交替的特定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人们风俗习惯、审美方式、受教育程度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工艺美术品作为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混合物,如何适应时代转型期的发展,满足新时期的社会需求,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完全传统的民间美术工艺品很难适应当代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和情感寄托。工艺美术的创新,必须顺应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适应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变化,从题材、形态、内容、样式等等都要求新求变,从而创造出一代具有时代特征的工艺美术。在工艺美术的创新过程中,要特别提倡和鼓励开发具有本土风貌的工艺品,这也是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刺绣艺人们创新研制南通彩锦绣的动力所在。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是个综合性的工艺美术研究机构,研究题材广泛,工艺门类较多,又有各种社会活动,为工艺美术人员创造了不少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在广阔的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六十年代,一批原女红传习所的学员们发扬沈寿刻意创新的精神,创制出一种新的刺绣形式一彩锦绣工艺简便、装饰性强,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眼光,具有南通当地特色和较强艺术生命力的民间刺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