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工艺美术研究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创建初期的对于刺绣陈设工艺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当年女红传习所的传统规范,但是南通和苏州毕竟是一江相隔的两个地区,在民俗、民风上都有所不同。自从沈寿与其女红传习所的艺人们将写真传神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精湛手绣“仿真绣”技艺带入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中,南通刺绣结合本土风情逐渐形成了以人物绣为主的仿真与装饰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南通地方民间刺绣与沈寿的苏绣技法,经过几十年的消化融合,南通刺绣作为现代“苏绣”的一个重要分支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首先表现在早期粉本的选择上,选用名画名典较多,人物绣所占份额较大,而与苏绣选稿以现代工笔绣稿为主相异,另外在艺术效果的追求上两者也有差异,南通刺绣并不追求传统苏绣的细、平、均、匀、而在绷面上虚实处理、粗细结合方面却有着独到见解。针法继承传统平绣,绣面上做画绣相合的虚实处理加之沈寿的“仿真绣”针法,南通刺绣作品表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细、薄、匀、净”。从刺绣题材上看南通在早期还是将“以针代笔”的露香园顾绣作为标准,画绣结合,以名家古画为粉本,将历代藏画作为绣稿上绷绣制,但是在绣制过程中,并不刻意模仿绘画效果,充分发挥仿真绣技艺从而恰到好处的弥补了顾绣在以笔接色、以画代绣方面的缺憾。进入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中国共产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群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均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在不断革新。反映在文化观念上,人们渴望获得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娱乐享受,以充实生活,愉悦身心,进行自我教育。这股趋势波及到以手工技艺为主体的工艺美术,面临着市场竞争、产品结构、消费心理、审美趣味一系列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化艺术思潮的冲击。在日趋激烈的商品经济的社会中,如果不改变设计落后,装备陈旧、工艺粗糙的局面,就会被淘汰,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社会前进的
步伐,开拓和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工艺美术品,是当前工艺美术行业中需要认真解决的新课题。审美观念的变化使得民间工艺品正在经历着一场弱肉强食的改朝换代,在竞争中生命力旺盛的手工艺被保存了下来,反之则被淘汰,永远成为了历史的记忆。但更多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有很多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创新型手工艺成为后起之秀如雨后春笋一样在中国的土地上四处开花。有许多聪明的工艺单位,利用自己的设备和优秀的技术人才,与院校的技术成果挂钩,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表现风格。作为与物质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又早在民间有着深刻影响的刺绣艺术,正应顺应着时代的潮流,大显身手。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研制出的彩锦绣是把传统民间手工艺和现代审美心理标准完美融合再加以技术创新的一个典型成功范例。彩锦绣艺术的研制开发,意在将作为附属装饰的“点彩”、“纳锦”这些古老的民间针法,转化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现代工艺美术新样式。“工艺美术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前进的,它通过工业生产的手段给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以美的形象,塑造成人民生活的实用物品,进而达到美化生活、充实和丰富生活的目的。”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