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锦绣艺术的时代特征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彩锦绣艺术作为传统刺绣一次创新性尝试,它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作为一种新兴的民间美术形态,已经受到了时代的考验但它仍然不是完美的、成熟的,它是年轻的艺术,必将伴随着人们的审美观的不断变化而发展。虽然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日新月异,但是具有中国风特色的工艺品,仍是人们最期待和喜爱的工艺品。南通彩锦绣从1965年确定为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的研究课题到1982年获得国家级的金杯奖,总计用了n年时间其中也包含了因文革停止研制的六年时间。彩锦绣从幼稚到到逐渐成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探索过程。具有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南通彩锦绣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华日报》和《人民画报》、《美术》、《河北画报》、《中国对外贸易》等报刊报导介绍和发表作品。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专门拍摄南通彩锦绣专集。一九八三年,南通彩锦绣作为苏绣的精品之一,获得国家“金杯奖’,,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赞誉。在现代公共艺术大型作品中彩锦绣的优势表现得尤其突出,先后完成的彩锦绣大型作品有1983年李琦设计北京京伦饭店壁画《敦煌之梦》、1982年袁运甫设计北京建国饭店《巴山蜀水》、1986年黄培中、华俊山设计西藏拉萨壁画《高原胜景图》、1996年张仃设计北京华夏银行壁画《华夏雄风图》、1997年袁运甫设计中央政府驻香港机构壁画《远古的回音》等等。彩锦绣壁画的研制成功,扩大了南通刺绣艺术的影响,也拓展了传统刺绣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范围。2004年,在首届中国壁画大展上《彩锦绣工艺壁画》获“工艺成就奖。”①这些民间美术新的造型形态,已从传统民俗文化和图样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在画廊中供人们观赏的民间美术。
 1980年代彩锦绣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主要集中在生产刺绣精品之上。但是在当今社会条件下,能够消费得起绣娘们一针一线精心绣制的彩锦绣的人群寥寥无几,所谓“好货难识买家”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通俗的道理。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指挥棒下,市场经济促成了彩锦绣的新变,艺人们在发展这门手工艺的同时也要思考为了生存如何获取最大的利益。例如为了适应更广大人们的购买能力,盘金绣采用价廉物美仿金银真空镀铝线代替金银线大大缩减了成本。同样原因为了扩大彩锦绣的应用范围,拓宽销路,一些艺人们将彩锦绣主要材料之一的丝线,改用为睛伦线,降低成本,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彩锦绣工艺品目前已经走出豪华宫殿进入寻常人家。现代彩锦绣开始摆脱单纯的平面挂饰,向三维空间延伸,出现了一系列反映新社会主题的彩锦绣作品。(图二十三、二十四)近几年来,外贸出口的工艺品生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除了政策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吸取了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靠设计取胜。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