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以后,党和政府为鼓励民族传统工艺的发展,曾在武汉、洪湖、沙市等地立刺绣相关的生产组织,吸收有技艺之能工巧手到生产组织中来,根据才能分担相应工作,这为汉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生产组织为汉绣艺人的生存提供了专门的环境,艺人的培养与发展得到了保证。正是那个时期的进步,形成了一批的汉绣人才,汉绣技艺在湖北工艺美术领域有了一定的代表性,促成了当时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悬挂汉绣代表作品“三棒鼓舞”与“闹莲湘”的事件。之后,经历 1966-1976 年文革十年的波折和 1978 年起改革开放后约十年的发展,汉绣还是形成了一大批人才。 1990 年代初洪湖吴氏汉绣传人吴寿康的病退,可以说是汉绣人才流失,队伍衰减的标志。几年后,在国家企业大规模改革的背景下,洪湖汉绣与武汉汉绣企业相继停产。做一个未必合适但很形象比喻“树倒猢狲散”,没有了大树形成的环境,“猢狲”们就无法按照以前的方式生存。生态的破坏,影响的也许是自然与社会,但刺绣艺人是最终的承受者。在失去人才生存的环境后,汉绣产业急剧走向衰退,人才队伍的主力军“绣娘”散落各地,纷纷转行谋求生计。汉绣界呈现的最大人才现状是极度的缺乏“绣娘”。另一方面,汉绣在民间的影响并未消失殆尽,留存下来少数艺人(他们未必是通过刺绣方式生存下来的,但对刺绣有着未了的眷恋),汉绣大师任本荣先生(注释①)就是其中一位,另外还有如姜成国(注释②)、黄春萍(注释、黄红英、黄圣辉、王燕(为黄圣辉艺人的徒弟,从小就跟随黄师傅学习传统汉绣技艺,是现在年轻汉绣艺人中较有成就者之一)等还在从事汉绣的相关工作,为汉绣的传承与发展默默的奉献。年轻的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小婷(注释⑥)是从小深受其奶奶影响,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潜移默化,进而通过四处拜师学艺,研习而成的新时代“闺阁绣”大师。凭借良好的悟性和
对手工刺绣发展的独特见解,她静居红绣坊,时常在网络空间以绣会友,传播汉绣文化,为承接发展汉绣献己之能。
汉绣之重要一支洪湖汉绣方面。长江日报 2008 年有专门报道,其中这样描述:“吴氏汉绣第四代传人吴寿康吴永芳兄妹分别于 1997 年和 2006 年逝世,吴寿康是湖北省首次评选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也是湖北省美术名人,其妹吴永芳曾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修,据说技艺更胜一筹。”①吴氏汉绣家族经历行业与家族的变故后,迫于环境,现在这个刺绣世家的刺绣活动已经远不如前了。第六代传人为汉绣业界所知的只有吴琼女士一人,而且她的专职工作并非刺绣,真正的刺绣活动只能在闲暇时间进行。荆州汉绣中比较有影响的大师只有张先松一位了,民间绣娘有王和田两个姓氏人家在生产。 由此,可以窥出汉绣行业人才目前的现状:其一缺乏绣娘队伍,其二有少量的有能力发展汉绣的刺绣大师(和艺人),整个行业人员比较分散,缺乏组织和管理以及人才培养。
武汉的高校与科研院所云集,据说总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在全国排名第三。据此,想必武汉的专家学者队伍数量和层次在全国也在前列,其中应该有不少关于刺绣的研究者。在中国知网中进行资料收集,发现武汉的多家高校都有关于汉绣的研究,其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武汉纺织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科技大学等院所。从侧面的研究人才状况可以让人们看到汉绣发展的希望,这些研究者有稳定的研究环境。汉绣研究群体和艺人群体明显出现不合理的倒置现象,汉绣研究群体的生态环境比较汉绣艺人的生态环境来说要明显优越,但是这种倒置的结构何时出现转变,才是实现汉绣由保护到发展的开端。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