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绣的宣传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在国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的近些年,对于汉绣的宣传报道也集中在世俗性方面,侧重于汉绣和戏衣、宗教、生活用品的紧密联系。汉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其官方认定工作,任本荣大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并且积极向社会各界呼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然,任大师作为汉口绣花街的最后一位徒弟,并且作为武汉民艺戏剧服装厂的设计师,最终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汉绣遗产的官方传承人。在目前官方传承人只有唯一的一位的状况下,媒体的报道也不得不着重落在了一点,通过侧重世俗性绣品从艺经历的任本荣大师,把汉绣的“俗”文化进行了广泛传播,从而产生了宣传报道中的“俗”文化一元现象。
汉绣行业现在可以说是散落在湖北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周边区域,行业的生产组织几乎处于停产的状态,了解整个行业的情况具有一定难度,对于历史资料的获得也有一定难度,在现有的情况下,对汉绣世俗性文化的肯定也是必然的。 可是,从在湖北美术学院、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举办为数不多的刺绣作品展览中,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富有国画神韵的“长江三峡等作品,还欣赏到了如油画般厚重的人物游针绣等作品,这种风格使人对汉绣的感受耳目一新,有中说不出的感觉,经过苦思冥想,最终将这类刺绣归为一种“雅”的文化。既然是一种 “雅”文化,汉绣中就产生了新的一元。
重新回到 2009 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深圳)展评活动。这次展评活动中,有一幅作品《哀悼日》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具文化创意奖”,该作品就是湖北省参评的汉绣作品。作品用写实的技法,描写了画面中年轻母女为“512 地震”虔诚哀悼的画面,作品既摆脱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审美思想,也没有使用汉绣的典型针法“平金夹绣”,而是用细密的针法,将国人对汶川地震的沉痛哀吊真切地表现了出来。欣赏者在画面前,油然联想到这一历史事件,顿然产生肃穆之心情。这一作品,已经上升到艺术品的高度。对其解读,这是一种“雅”文化的现实表现。 最后,通过以上对汉绣领域“雅” “俗”二元并存文化的解读,也许会让人们容易理解汉绣领域的问题争论。 “汉” 与“ 苏”的二元较量主要表现在刺绣市场方面,但深层次的问题是二元文化的较量。
从前面对于“雅”与“俗”的讨论可以知道,汉绣在近代的发展中,更多的是和世俗生活联系紧密,特别是和戏衣、宗教、日常生活等;而苏绣固然有这类绣品,但是在另一方面的新领域发展更加迅速,早早已经走向了精细化的“雅”文化形态。 然而还不仅仅如此,在地域文化中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对于湖北地域文化的美妙,则很难找到一句精辟的话进行概括描述。江南地区虽然从南宋灭亡后的朝代更替中,再没有做过政治上的全国都城,但是自隋唐以来,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趋势一直没有停息过,逐渐地形成了经济富足生活安逸的江南。明代江南地区最早产生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思想影响深远,这里变得更加富裕,而且注重经营善做生意的影响一直延续下来。作为比较具体的工艺美术领域,隋唐以来也开始了南移的趋势。于是“百工”结合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各自的行业,并且活态的保存了下来,这也许是现在江苏和浙江两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并且工艺美术行业规模产值等方面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历史原因。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是吴越文化的崛起与楚文化的衰退的一种表现。即所谓的“汉”与“苏”的二元,实质上是吴越文化与楚文化的二元较量。
汉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其主要表现为下面的内容。
汉绣在 1949 年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初期还保留了刺绣工艺合作社,后来就和戏装厂合并为一个单位——武汉市民艺戏剧服装厂,独立的一门传统技艺没有保持自己立足自己行业和市场的特性,在政治运动频繁的年代,紧密地和戏装同呼吸共命运。结果是在时代的车轮中,汉绣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市场地位和影响。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传统戏剧戏曲的不景气,戏装的市场遭到巨大冲击,汉绣在戏装行业的冲击中,淡出了市场的经营。正是在传统文化市场艰难的情况下,随着改革开放国内进一步开放市场,苏绣艺人走出苏州,到全国各大城市进行市场的开拓。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有苏州刺绣艺人到武汉经营苏州刺绣。原来汉口江滩的苏绣店就是这个时代来到武汉的。可以说,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正是各个行业拓展市场占领市场的关键时期,汉绣却未开一家专门的刺绣店。苏绣则由于技艺闻名,并且苏州艺人具有很强的商品经济意识,在改革开放开拓市场时期走出了苏州,占领了市场。汉绣在自己的家门口,痛失市场,呈现出本土的“一元”的弱势,苏绣在市场开拓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先进理念,虽然是外来的文化,却呈现出强势的“一元”。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