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绣“凹凸”技法的吸收与改进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现存于世的吴彩霞绣庄生产的湘绣,分别为《孔雀》、《松鹤》、《牧童》和《罗汉戏金钱》以及一些碑帖的书法,用黑色线掺针绣满底,字迹反而留空不锈,每幅下方均有彩霞的图章。这八幅具有吴彩霞品名的绣品,为我们考证湘绣早期商品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技艺上,从现存早期最工致的湘绣唐彩来看,是用细丝齐掺夹绣,用色不分阴阳浓淡,人物缺乏真实感,面貌平板,配置作为背景的树木、花草以及蝙蝠等。其纹样大小、远近没有比例准则,图案也不对称,具有民间工艺古拙的风格。而在针法技巧上,如色彩的繁缛、线脚的龙凸、分界水路的明显、以及作为装饰边沿的若干部分使用平金、粗金、搭盖等,很明显早期的湘绣明显受到粤绣的影响,并对粤绣的“凹凸”技法加以了吸收改进。
(三)对湘西苗绣和湖湘民间刺绣工艺的吸收与改进
湘绣作为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以及创造性,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同时是是汲取了民间刺绣以及少数民族优秀绣种的基础上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湖南民间刺绣早期只是限于自给自足而已。随着湘绣市场化的逐渐发展,刺绣便成了各家各户的农副业,也算是谋生的手段。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大大小小的湘绣绣庄接连成立,不断提高的刺绣水平和不断丰富的表现手段,使得湘绣慢慢的演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绣种。
湖南民间刺绣的创作和表现形式呈现出浓郁的楚地宗教色彩和神奇的浪漫气息,形成了奇幻诡异,绚丽多姿的艺术特征。这一切皆来源于古老而神秘的湖湘文化以及充满浪漫巫风色彩的楚文化。因此,湖南民间刺绣继承了这一特征,在表达上拥有极强的装饰效果、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夸张的造型,多变的针法、以及热烈奔放的色彩。湖南也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这里聚集着土家、苗、侗、瑶、白、回、壮、维吾尔等 50 余个民族。其中苗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善绣爱美的习俗。他用鬅毛针法绣制的双面绣虎头。未注明刺绣时间
 湘绣艺术学院毕业学生用鬅毛针法刺绣的虎
头(摄于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新蕾刺绣部)们利用自己的土特产品为原材料,刺绣出的作品其构图紧凑、圆浑、饱满且极具民间特色。线条也是有粗有细、飘逸流畅、虚实变化自然。其明度、纯度、暖冷及色彩的对比强烈而又不失协调。用其夸张变形的纹样、绚丽的色彩、楚地浪漫主义巫术情怀,将画面表现的生机勃勃。此外,苗族人民有着惊人的艺术创造手法,因此苗族刺绣呈现出了多题材、多品种、多针法的艺术面貌特点。无论是宗教巫术寓意的刺绣题材,还是少数民族吉祥祈福寓意的实用刺绣品,我们都可以看出湖南民间刺绣以及少数民族如苗绣刺绣等都保留着楚、汉刺绣神奇浪漫的风格,而且又融入了湖南当地人民新的创造意识,反映了湖南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朴实的审美观。这些内在的精神显现,直接影响着现当现代湘绣艺术的发展。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