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湘绣产业发展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解放后,政府部门在原有绣庄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国营红星湘绣厂、湖南省湘绣厂、长沙市湘绣总厂、长沙县湘绣厂、望城县湘绣厂等。鼎盛时期从业人员近 10 万。在技艺上,余振辉发明和完善了鬅毛针法,(图 1.5)使湘绣表现的狮、虎栩栩如生,成为中国四大名绣中独有的著名针法。通过数代艺人的传承、发展,湘绣技艺现已形成 5 大类 72 种完整的针法体系,为完美地表现文人绘画和现代摄影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67 年 8 月的一场大火,将湖南省湘绣厂数十年积累的绣品和珍贵资料化为灰烬,同时期兴起的文化大革命,也使得湘绣的出口量为零。
在 20 世纪,1980~1990 这一段时间,湘绣在日用品方面失去了大片的市场,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个时期出现了机器印刷的相对粗糙的湘绣作品,使得湘绣品质有所下降。同时,湘绣在工艺品市场上的声誉也受到了打击。这时改革开放刚刚不久,省内新出现的私营企业,个体户等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将一些粗制滥造的湘绣作品投放到市场当中,使得精品湘绣的信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仅仅如此,还有更大的危机,那就是湘绣人才的短缺。要想成为一名熟练的绣工,通常是从小开始学习湘绣,再经过二十余年的锻炼方能成行。可是在打破大锅饭制度之后,人们迫于生活压力都会去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样化且高收入的就业机会。而这时的绣工,在民营企业也好,国有企业也罢,工资普遍与其他行业相差甚远。所以此时愿意投身到湘绣事业中的人是愈来愈少,造成了湘绣人才几近出现断层的局面。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