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时代的刺绣服饰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唐代的刺绣服饰更多是为满足皇室宫廷、贵、胄、豪门等上层人物的超奢华生活需求。如:李白诗句“翡翠黄金楼,绣成歌舞衣”,白居易的诗句“红楼富家女,金缕刺罗襦”等反映了唐朝刺绣服饰的精美和穿着人的地位身份。据《旧唐书·后妃传》记载 ,“宫中供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人多达 700 人”。可见刺绣服饰在皇家豪华生活中的规模和重要性。宫内如此,官僚当然相互仿效。发展到后来,连皇帝也觉得太过分了,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 771 年)下诏说:织锦、刺绣,太耗费妇女劳动力,以后凡织的、 绣的花纹如盘龙、对凤、麒麟、狮子、天马及大绸锦等一律禁止生产。晓谕各级官员照办,不得有误。可是,皇帝的诏书终究抵挡不住历史车轮和时代潮流的前进,刺绣服饰非但没有被禁止住,反倒在上层社会发展流行开了。宋朝时由政府部门设置文绣院。上自天子下至百官,都穿绣衣,按照官阶等级,
各式服装均有明确规定。服饰刺绣在明代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设有“丝绣坊”等御用机构。当时宫廷绣坊和江南三织造专门绣制帝后及官员的服饰用品。其绣制纹样是形式机械、内容为千篇一律的龙凤、云海之类。这种宫廷刺绣服饰美丽豪华、绣艺工整,是一种宣传权势至上的象征。明朝皇帝朱元璋曾规定了皇帝、太子、王妃及各级官员服装的花纹内容,并全部用刺绣制作。如故宫博物院就珍藏着明代“洒线绣白花攒龙披肩袍料”一件。在方目空纱地上绣以座龙为主的复色花纹,色线绣满全部衣料,不露一点地色,故名“满地绣”,是明代的杰出代表作品,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精湛的刺绣技艺。这一绣品采用了多种绣法,以金色线为主,配以红、蓝、绿、紫等十余种辅色,金翠交辉,极为富丽堂皇。刺绣图案中的龙充满了幻想性,并将其神话,成为皇帝天子的象征(图 2-8)。清王朝皇室贵族对服饰有着严格的规定,刺绣的图案和颜色有着严格的规定,如:皇帝的龙袍除绣五爪金龙和篆文字以外,还用孔雀尾毛捻线满绣文饰,平铺,另用丝线横界,正面再用米粒大的珍珠串缀,绣成龙凤和团花纹样。
清代帝后和皇亲国戚的服饰大量采用精致的刺绣装饰,极尽奢华。雍正、乾隆时的服饰刺绣纹样一般由宫中的如意馆画工设计彩色画稿,经审核放大,交给内务府或江南织造衙门所属的刺绣作坊制作,绣工极工整精美。特别是贵族女装,镶滚刺绣繁琐、奢华之极。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