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蓝瑶服饰刺文化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花蓝瑶服饰刺绣不仅图案精美、绚丽多彩,具有很高的装饰价值,其精密细致的绣缀工艺还能增加衣物的耐用度,是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工艺品。按加工方式,花蓝瑶刺绣文化可分为手工挑绣和织绣两种。手工挑绣是指利用布料的经纬线,以十字绣法和平挑法用彩色丝线、棉线等在衣料、布料坯上挑出花纹,主要应用于衣服和花袋的制作。织绣则是利用各种花线在织布过程中挑织出图案,棉线为经,花线为纬,在布匹的正面和背面形成对称纹样,通常用于头巾、腰带、脚绑带等的制作。因此,花蓝瑶的刺绣技艺又称挑花。这些在经纬线交织清晰的青褐色、白色或黑色平纹棉布上,用赤、橙、黄、绿、蓝、白、黑等花线挑出的几何纹样及几何化的自然物象,十分抽象写意,并善于运用打散、特征组构等手法构图。许多图案均取自某种动物或植物的一部分,如眼睛、蛇皮、鱼鳍、鱼尾、鸡脚、羊角、蚯蚓头、花仓等。妇女们不用事前在布上描绘图案纹样,完全凭借记忆和想象,根据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和实用需要,信手挑绣出各种十分工整对称、色彩和谐、极具装饰性的图案,极富创造性。这些几何化图案,造型概括、简练,或方或圆,或线或面,或疏或密,层次鲜明,其节奏和韵律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快感。图案题材极其广泛,花鸟虫鱼人,无所不有,且多取自生活与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一分子,花蓝瑶刺绣文化史也沿着我国历史前进的脉络向前发展,在漫长的迁徙过程和山居生活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其他瑶族支系一样,其先民古称“尤人”,和苗族同为九黎、三苗之后。九黎、三苗最初活动在中国江南地区,后与东进的黄帝、炎帝部落发生战争,战败才被迫向南迁徙。苗族、瑶族在历史上有很长时间是不分家的,和南方其它一些少数民族被统称为“蛮夷”。直到宋朱辅在《溪蛮丛笑》中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瑶、曰嘹、曰僮、曰仡佬”,并指出他们“风俗气习,大体相似”。从此以后,世人才对瑶族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而宋代,也是刺绣工艺的大发展时期,瑶族服饰刺绣也有了很大发展,在实用基础上,开始更多的追求美感。如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所说的,当时的桂北瑶族妇女“上衫下裙,……斑斓勃窣,惟其上衣斑纹极细”。广西融水瑶族“皆椎髻罽衣,以青红染纻,织成花幔为服。”
在苎麻所织的布料上,挑绣斑斓花纹,已初具现代瑶衣刺绣文化的端倪。明代,随着棉花的大面积种植,在瑶族社会内部,出现了一系列款式新颖、工艺精湛、极富民族特色的服饰。王士性在《桂海志续》中说,西南诸夷的妇女,“用五彩缯帛缀于两袖前襟至腰,后幅垂至膝下,名狗尾衫,示不忘祖也。” 这时,一部分瑶人开始进入广西大瑶山,在原有服饰刺绣的基础上,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五种各具特色的服饰文化。清代同治《象州志》下卷说:“瑶妇善织瑶锦,色美丽而耐久用”。而花蓝瑶,根据民国《桂平县志·风俗》的采访考证,“当系因服色得名”。可见,当时的花蓝瑶服饰刺绣特色已经为外人所知。及至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费孝通、王同惠夫妇进入大瑶山,其服饰刺绣特色依然延续不变,“瑶人女子的上衣,在袖口和下沿都绣着花边”,衣袖“满块都绣上了,和织的一般”。
20 世纪 50 年代,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进入大瑶山时,这些瑶族妇女“喜欢挑绣五彩灿烂的花纹在衣服上,且各族系的花纹图案,各具有不同的民族形式,颇为美观。”
“花蓝瑶、盘瑶妇女织绣艺术很好,真是巧织天工。花蓝瑶和坳瑶背袋,花纹绣于袋之中部,作方形图案。巾带和背袋这些花纹,采用装饰图案较多。织成衣服上的各种花纹,采用扎绣、挑花和编织三种方法。”
20世纪 80 年代以后,随着花蓝瑶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和外来文明的飞速传播,服饰刺绣文化的变迁开始加剧。因此,纵观花蓝瑶服饰刺绣文化变迁史,传承延续与推陈出新是两条交
相辉映的主线,推动了民族刺绣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特征。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