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鲁绣大的趋势逐渐萎缩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鲁绣”在威海乃至山东大部分城市和发达地区,由于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外界的文化经济因素的影响,面临着逐渐萎缩的命运,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会面临退出人类文化的命运。
机械化生产的鲁绣作品成为刺绣工艺品主流,由于机械化生产的刺绣品,规模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被大量运用于服装服饰、家纺产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相应的机械化生产的服饰和生活用品的价格低廉,因此广泛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受到人们的好评,逐步代替了手工工艺制作的、费时费工的手工艺刺绣装饰服饰和家纺用品。传统的民间刺绣工艺品逐减少,有手工艺刺绣装饰的服装服饰和家用生活用品也在逐渐减少,与现代生活节奏相适应的机械化生产的服饰或者民间生活用品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例如农村人们结婚必挂的门帘、绣花枕头、妇女绣花鞋、儿童绣花帽、绣花虎头鞋等己经不多见了,就连中国人特别是山东人喜欢和必须的鞋垫,也成为机械化的、批量生产的工业品。当然前面已经阐述,在鞋垫上,也只有鞋垫上,鲁绣的影子比较明显。传统“鲁绣”工艺后继无人,正面临逐渐萎缩的命运。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实现其表现形式的载体,那么对于鲁绣来说,这个载体就是工艺技术,只有依靠工艺,才能把鲁绣的造型、色彩、内涵象征等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工艺是鲁绣艺术的灵魂和主体,那么工艺的失传则可能导致传统鲁绣艺术的真正消亡。
从事鲁绣制作的绣工越来越少,尤其是繁华地区;掌握鲁绣工艺的艺人接近老年或者离开人世;由于“鲁绣”是传统民间工艺费时费力价格低经济效益差,许多人追求经济效益,不愿意抛开世俗潜心研究和继承;许多年轻人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和现代潮流的影响,认为民间艺术“太土”,对此不顾一屑,传统鲁绣处于萎缩状态。
对传统“鲁绣”逐渐萎缩的原因分析:传统鲁绣工艺由于受到一定的环境的影响,有其萎缩的原因。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