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绣艺术的传承,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要有政策性的要求,必需从教育抓起苗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勤劳、聪慧、富有高超的艺术创造才能。苗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是异常丰富多彩的,苗族服饰刺绣的故土描绘及迁徙纹样,是用他们千百年来的艰辛经历和血汗编制而成的。它向我们昭示了苗族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

艰巨性,使我们得以窥见那些已经不复存在的远古遗迹,发掘出其社会、历史的发展轨迹,具有极大的文化艺术价值。雷山县西江镇政府机构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19日颁布)和《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组织学习《世界遗产公约》 (1972年11月6日通过)。《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立法规范,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保护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法律文件和审视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经典文献。

西江苗族刺绣艺术,具有悠久的文明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携带着非常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信息,是人类创作的天才代表作之一,是西江苗族同胞伟大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备受中外的关注和重视。曾经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总书记强调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抢救和保护我们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切实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具体体现,其势在必行,事在急行。

雷山县西江镇政府要从打造西江千户苗寨整体形象,实施“生态立镇”、“旅游活镇”战略的全局出发,把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议镇政府围绕黔东南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优势,在“科学”、“和谐”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保护、抢救和开发利用的中长期规划,把需要保护和抢救的苗族刺绣古老技艺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借助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协助,对刺绣文化进行梳理,设立常年的西江苗族刺绣研究中心,并逐步提出保护措施,对刺绣技艺能手给与一定经济上的奖励和名誉上的认可。研究中心可以恢复占老苗绣的生产工艺,从养蚕、纺线、植物染色等传统工艺开始,创作一些苗族古绣作品,

可以进行仿古研究;其中部分绣品也可作为高级艺术品出售,为苗绣艺术的保护工作筹措部分发展资金。

苗族刺绣艺术的传承除了要得到政府机构政策上的支持外,还必须从教育抓起。过去的民族教育,也只是注重少数民族地区及其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而忽视了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使民族传统文化远离课堂,得不到较好的传承。因而在“扫盲”、“普九”中扫除了汉语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的文盲,却增加了民族语言和原生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新文盲,这不能不说是民族地区教育的另一种悲哀。

现在必需把西江苗族原生态的刺绣文化引入地方大、中、小学课堂。组织民间艺人及专家学者编写乡土教材,把传统的刺绣工艺全套技法和相关文化历史涵义纳入课程,突出民族特色,因材施教,增强民族自豪感,发展个性,培养多层次人才,弥补了原生态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自发传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失。至目前为止,对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虽然当地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开展了一些抢救、保护工作,并且初有成效,比如西江刺绣文化站的成立,农闲苗族妇女会组织对刺绣的学习。但是,这相对悠久、丰富灿烂的西江苗族刺绣的原生态文化资源所面临的破坏和消亡的情势来说,仍是形势艰巨,其间交流学习的艺人年纪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对一些刺绣的古老文化知识还不是很清楚。为此,我们的相关民间美术研究机构必须提高对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提倡互相协作,鼓励西江青年研习刺绣,优秀人才将获得破格升入高等学府的一些学习机会,由此也为西江培养高素质的苗绣艺术人才提供机会;或者请民间刺绣能手赴高校讲学,教习传统技艺,培养高素质的原生态文化继承人。总之,一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必须要获得政府政策上的鼓励和教育上

的支持。

上一篇:锡绣技法

下一篇:辫绣技法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