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撒尼人刺绣的基调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价值取向、观念意识、哲学思想以及宇宙观的准则。撒尼刺绣这个象征符号的表现形式被所在社会中的人们普遍认同,而且其包含的象征意义也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撒尼刺绣颜色所蕴含的心理状态、价值观等带有鲜明的群体特点。撒尼刺绣象征符号和刺绣象征意蕴作为彝族撒尼刺绣象征文化的基本结构,其内容又分别包含着不同的构成要素,而这些要素之间形成了一种即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的内在的关系,在刺绣文化体系中处于不同位置,为主体传递信息产生不同的功能。①对于民间刺绣,颜色艳丽多彩,这当然是好,看上去很热闹、好看,但是如果用之失当,要么色调太浓或太淡,就不一定符合本民族的价值审美习惯,即便针法和图案再好,也不可能成为一幅好的刺绣品。因此,颜色尤其是色彩搭配在少数民族刺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色彩在物象上的反映,经过光的反射、折射、吸收的作用,相互影响,发生变化,通过人们审视产生感觉,引起各种联想。②这种联想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于是出现了对某种色的偏好和追求欲。各种出土文物以及古籍对彝族撒尼人刺绣的色彩基调以及所蕴含的意义的记载不多。从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中,可以依稀辨别出红色、本色、白色以及黑色,因而可以推断出以上颜色为古人之所爱。汉晋时,永昌郡的一些民族以“猩猩血染朱局”,用“净白的桐华布覆盖死者”……说明当时崇尚朱、白色。文献对元、明以后各民族
崇尚青、黑、白、朱、紫等记述得较为翔实。例如明清时彝族以“青绞盖蓝天红绞铺赤地,黄绞现彩龙,……精心地刺绣,绣出红日影”,①对青、红、黄等色彩赋予了特定的涵义。彝族撒尼人自己有崇尚和喜爱的色调。其刺绣的色彩与其服饰是一致的,既以黑、白、蓝、青、红等为基调,绿、橙、紫等颜色为辅助颜色。可以说,撒尼人刺绣的主要颜色有青、红、黑、白和黄色等,这里也把它们归结为正色,五色相杂而产生的颜色,如青黄而生的绿、赤白之红、青白之碧、赤黑之紫、黑黄之骋黄等,则被看作是间色。②阿恩海姆认为,对颜色的喜好有可能与某些重要的社会因素和个性因素有关。③无论是正色还是间色,彝族撒尼人的刺绣中都有运用,而且对不同颜色的偏爱是与他们所处人生的不同阶段、生活环境以及家支等级观念等因素密不可分,是它们的反映和体现。换言之,透过撒尼人刺绣的颜色,可以看到撒尼人的颜色崇尚、等级制度、五方五行、宇宙哲学、纳吉辟凶以及其民族特性等整个撒尼人文化模式。撒尼人对黑、蓝、青、绿等颜色情有独钟,这些颜色自然也成为撒尼人服饰以及刺绣的基调。这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从布料的染色方面来讲,石林撒尼人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就地取材。在明代陈文修的(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校注》一书中,对于路南州的特产,有如下描述:“青蓝。蔓生于山岗之上,才以为靛,其色尤青”。④这是染色的原料之一。从撒尼服饰方面来讲,在缪云章编纂的(民国)《丘仔北县志》第二册,《种人》中,也有记载说:“撒泥,冠服尚青蓝,披黑白羊皮,女多用红绿色。以麻网束发,外用布箍连发辫挽之,若蟠蛇状。男女耕田,蓄牛羊。多居山,喜猎,善用鸟枪。婚重媒约,丧祭用巫,占卜以白鸡。画字形如古钟升”。⑤由此可见,彝族传统服饰中,男子全身着黑,女子服饰布料以黑‘蓝,青、绿为底色,上面绣有各种图案,配有花边。在彝语中,青、蓝、绿等深色都概称为“纳”,即黑色。无论是碧绿的庄稼,青翠的山野,还是蓝色的湖泊、河流等,彝语都称之为黑。⑥由此可见,撒尼人刺绣色彩除了来源于大自然之外,也与撒尼人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审美观念、自然崇拜等因素有关。撒尼人在刺绣中运用不同颜色、不同色彩搭配,借以表达纳福吉祥、驱恶辟邪等愿望和要求。撒尼人刺绣色彩的搭配当然也是撒尼妇女个体智慧以及发挥的结果。撒尼人色彩体系的分类标准是建立在人们对色彩的心理反应和情感反应上的,这是美国的艺术心理学教授阿恩海姆的观点。本论文的色彩体系分类是综合
了阿恩海姆、博厄斯以及国内专家学者如杨德望教授以及其他相关成果而得出的,如李宏复的《枕的风情—中国民间枕顶绣》以及田鲁的《艺苑奇葩—苗族刺绣艺术解读》等,当然,最重要的是基于主位对于色彩系统的感知和认识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