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周边 “汉多夷少” 地区汉族传统服饰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服饰是一个族群的特殊标识。昆明周边的老汉族作为内地汉人“洪武开滇”的移民后裔,在昆明这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浓厚,民族众多的多元文化都市演绎着有别于周边少数民族服饰,又介于传统与现代服饰之间的特殊的汉族服饰文化。零散性、随意性和对周边民族服饰的辐射性是这支老汉族服饰留给昆明的独特印象。
云南昆明的呈贡县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南诏和大理时期基本奠定了滇池周边彝族、白族的民族分布格局。明洪武后的汉人入滇形成了今天呈贡县汉族人口的先民,但由于呈贡地处昆明近郊,民族融合速度较快,据 2000 年人口统计资料, 呈贡县总人口 180685 人,其中汉族就有 172 957 人。也因其距昆明市中心仅几十公里,且周边交通发达,
所以现代化程度明显。现存的汉族传统服饰也呈现出零星状,它们与现代服装混杂在一起,
在昆明演绎着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时尚。包头、大襟衣、围腰和绣花鞋成为了这里汉族传统
服饰的特点。汉族中老年妇女服饰概貌
的方形头帕几乎是诸多中老年妇女必不可少的装束,这种蓝色头帕一般是一尺见方,呈瓦片状系扎在脑后发髻处,盖住整个头顶,在发髻下很自然的打个结。头帕也分有图案的和没有图案的,有图案的是一种白色挑花,醒目点缀。当地人说是一种八角花,有的图案也似高度抽象的蝶恋花,看似单调的一抹蓝在这跳跃的色彩里顿时变的活泼起来。没图案的就是清一色的蓝包裹整个发髻,看似单调但也不乏雅致。关于头帕的系扎包裹也很有特色,上了岁数的老人,一般似前者提到的那样呈瓦片状盖住整个头顶,据当地人介绍这样一方面是为了掩盖脱落稀少的发顶,一方面在昆明那种早晚温差比较大的气候下也是为了起到保暖护顶的作用。年轻点的中年妇女,一般仅将头帕作为纯装饰的发带包扎住发髻,像只趴在脑后的大蝴蝶,又像振翅欲飞的燕子,很是漂亮。梳假髻 脑后低垂椭圆形假髻是这里的妇女普遍使用的发式,发髻多用黑网罩住,并用簪子固定于梳好的发辫上。(图 3)仔细端详这假发髻,极像明朝江南民间妇女普遍流行的发式,那时妇女都蓄发,然后从前往后梳理整齐,
单股的扎成一把,用红色绒线系扎,而后一圈圈盘于脑后,最后用簪子从中间固定,周锡保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就有记载:清咸丰、同治年间,妇人头发扎一长把,“髻多盘于脑后,在约发处饰以红丝,固以扁簪”,而现今为了省时省力,妇女们都选择这种拆戴比较方便的假髻直接装饰自己,假髻替代了真发,保留的是追求美的形式。
眉勒 除了头帕和帽子之外,在昆明周边县郊仍有老人继续围眉勒。眉勒也叫抹额,勒子、齐眉等,在商代就已出现,到明清时最为盛行。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
究》从曾谈到: “‘貂鼠卧兔儿’、‘海獭卧兔儿’主要重在装饰效果,实无御寒作用。但‘昭君套’却全在出门御寒防风雪,具保护作用。至于遮眉勒条,则老年妇女重在御寒防风,青年妇女则作为装饰而流行。”,所以鉴于此,昆明妇女眉勒主要发挥其实用功能,约束头发,
便于劳作,从而保暖御寒。在额两侧有亮片或珍珠玉石装饰,还有的在额头中央有块绿色
祖母绿装饰,有福寿之意。我国儒学思想里很早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这些老人系头帕、戴帽子、围眉勒,全方位的固顶护发遮头,可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古老的儒学思想的影响保护肤发,否则便有“不孝”之嫌疑。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