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后伊斯兰教的服饰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在建国后第一次民族识别工作中,回族成为首先被确认的一批少数民族之一。这对回族民族内部的认同感提升有很大的作用,于此同时其他民族对回族的认同与理解也增强。在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方针政策下,回族的民族文化发展开始走向了繁荣的阶段。不仅是回族,北京穆斯林信仰的正当权利得到了尊重和保护。1953 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其后,北京地区的背景伊斯兰教协会也建立起来。到 1955 年,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在北京成立。这之后北京的回族一直生活在相对平静的民族文化之中,这一平静期一直延续到十年动乱前。十年动乱期间,党的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被破坏,经书被焚,清真寺被封闭或者被砸毁,宗教人士以及乡老变成了斗争对象,甚至回族的饮食、丧葬、民族节日等习俗也被列为封建迷信之类。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回族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得到扩展,回族缺乏族群自我表述的文化特点,受到了整个族群的关注。无论是在汉语文化方面,还是在科技文化学习方面,甚至是在宗教理论,宗教哲学等各个方面,大量回族自己的著作和研究成果问世。尤其是在宗教伦理方面,从明代开始的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使得回族自身的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无法与伊斯兰教世界交流。但是在文革过后,回族开始积极地向伊斯兰世界文化取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整个族群的民族意识。回族的文化再次拥有了宽松的发展空间。
“回族以儒家文化的礼俗制度生活而又坚持伊斯兰信仰的心理特点在新时期全球化的世界大背景中成为了文明对话的良好典型。这一心理特点一方面使回族吸收着双重文化背景积极的养分,另一方面也使两种文化通过这一族群而相互传递,加强交流,促进文明对话。”(马婷 2004:91)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