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社火与民间服饰

2013-6-15 10:20: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关中社火具有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称为“社虎”,是一种民间驱鬼酬神的礼仪:新春来临之际欢聚踏歌,膜拜神灵,驱逐魔鬼,乞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在关中,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众多表演艺术的统称。这些民间文艺节目强调扮演、造型、技巧、表演、导演等多个方面,通过扮演历史人物或者神话传说当中的人物,构成一个个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的组合。社火至今已经基本上演变为一种民间文艺表演活动,过年耍社火,已成为关中地区重要的民俗文化景观。
关中人耍社火主要是在元宵节当天,由各村各大队甚至各县区群众自发组织,走在最前面的一般是横幅标语,如“XX 县 XX 村”,紧随其后的是彩旗队,下来就是锣鼓队,再后面就又组织者自行安排,各类社火形式一个接一个,社火的种类很多,有山社火、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高跷、跑旱船等,展现出来的服装形式也是丰富多彩。
a 芯子:芯子是社火主要形式之一,关中平原盛行,上芯子的演员大多是四至五岁的小孩,用棉布把小孩包裹起来,除头部和上肢能活动外,其他部位固定起来,以图稳当安全。平台芯子扮装一层或两层钢架,高台芯子可扮装三至五层。平台芯子,一般由四人抬,并伴有两人手执彩拐,高台芯子,一般由六至八人抬,并有四至八人保护安全。高台芯子高达数丈,台面上可上 20 多人,这种芯子多装在马车或汽车上游行,芯子的特点,是把剧中人装扮在道具上,使观众感到离奇。装扮芯子的器械,由艺人设计绘图,请铁匠铸造成各种钢架,装扮芯子的绝招是保密的,群众看后,百思不解其妙。(图 3-37)有好多芯子装扮得非常巧妙,如《保皇嫂》中,关公左手插腰,右手横举大刀,刀尖上端站着刘备,刀把下端站着皇嫂;商县城关镇扮装的高台芯子,在两丈多高的芯子上,有两个小孩戏秋千,晃晃荡荡,翻来覆去;洋县智果寺的高台芯子,扮演的《杨门女将》,接连三层,高达数丈,门口站立焦赞、孟良二将,马笼上站立的是八姐、九妹,余太君升帐挂帅,金龙两旁做伴,造型威风凛凛,
十分优美;富平县的平台芯子《借伞》(图 3-38),许仙撑伞,青白二蛇站立在的边沿上,迂回旋转,仿佛正在赶路,白娘子不时环目顾盼许仙,表现出夫妻恩爱,两情依依;合
阳县的平台芯子《嫦娥奔月》,嫦娥站在细枝上,从桂树的空间,露出一轮皎洁的明月,嫦娥轻轻舞动水袖飘飘欲仙,温柔优美,仿佛一幅美丽的图画。芯子多是扮作古装剧目的场面,从表演的服装上来看,大都为戏服,材质多用丝绸或仿真丝面料,色彩艳丽,通过对传奇故事的理解,将服装从色彩到款式结构都符合历史形象,从而使服装本身就成为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