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水乡文化生态区的建立只是我们进行可持续发展探讨的第一步。区域建立后怎样让全局盘活的运转,继续保持生命力仍是工作中的重点。“活态保护”这个概念和我们的初衷不谋而合。苏州的水乡服饰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事物,它必定和水乡这个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在这个环境下肯定会衍生出相适应的民俗、生产生活习惯,所以这种保护就至关重要。“活态保护”又与联合国对非遗的《保护公约》中的目标“维护和增强对象的生命力”相一致。
要进行“活态保护”维持和增强对象的生命力我们就要做到发掘、抢救、和传承相结合,在基因层面、生命层面和生态层面的详细准确分析。不仅要在水乡服饰的保护和传承上做到这一点,还要在与之相关的任何一个环节做足,使这条关系链更加强大。发掘工作一般是对基因层面的分析和保护。主要是对遗产生命创生、传承人(含代表性传承人、群体性传承人、享有者,总称为遗产持有者)的保护、发现与培养——他们处在遗产生命力的核心区,决定着遗产原生特质的继承、传承与创新,是生命力的直接体现者、接力者、维护者和激发者,也是“保护”工作能否成功的最终决定者。是保护的中心环节
从重点调研的几个镇的情况来看,水乡服饰现阶段穿着的传承人还是大有人在,在镇上六十岁以上的妇女穿着中仍占有相当大比例。因水乡服饰的现实市场需求,所以镇子里仍旧有手艺人在传承着这门手艺,但是也像穿着者一样呈老龄化,且生命力不算强大。为增强水乡服饰生命力,我们应该做到资料的详细挖掘整理,除了水乡服饰自身以外还要把与之相关的资料都做到详细周密的分类整理,如婚礼、做寿、上香、打连厢、丧葬等。还要让这些呈活态,并鼓励以小区为单位元进行的系列比赛,如水乡服饰制作比赛、水乡民俗活动比拼、打连厢比赛、山歌比赛、宣卷讲演等丰富的民间活动,提高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从幼儿启蒙阶段鼓励现在小孩的传统教育。让中青年不反对这些民俗活动,并成为文化的积极宣扬者,最后能达到部分继承传统的目标。从老年继承者身上多记录相关的风俗遗留、当地传说,用文字、声音、照片、录像等多种形式整理保存文化,为后人提供详尽的资料。
这些事项的具体操作我们可以视为对文化生态区生命层面的保护。即对具体对象完整生命链的全面活态保护。这里的“生命链”又含内外两个系统。内生命链包括:1.无形的核心价值观和历史文化蕴涵。这是生命的内在之魂。2. 原生结构要素,这一点决定了生命外在的基本形态和发展的可能。3. 生命再生、衍化的过程与状态。三者根叶相连,融为一体。外生命链包括:1. 传承(讲述)者;2. 讲述艺术(语言、音质、表情、肢体动作等);3. 参与(受众);4. 讲述的环境气氛;5. 相关的标志物、习俗等。内外生命链构成了完整的生命体系,是遗产对象的内在生机得到真正保护与传承的保障。
按照内外生命链的描述我们可以把它套用在水乡服饰上面,研究一下水乡服饰生命体系的整性,以便扬长避短。首先我们先从内生命链来分析,水乡服饰历史悠久,从古吴人的“断发文身”到赋有苏州水乡特色的近现代荆钗布裙,服饰无论从实用性还是美观性上分析都是大成之作。服饰在款式上变化不大,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传承性,所以在现代社会还能持续发展并保持自身风格。当然在现代社会水乡服饰依旧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带动了水乡古镇游。水乡服饰的很多元素还被运用到现代的服装设计中,它素雅的颜色搭配方式也被广泛地运用到家居设计、平面设计等多个方面。对于外生命链,传承者在现阶段不乏人群,她们在生活中的穿著劳作,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讲述了这种艺术。在她们自发组织的清明灵隐寺上香活动以及结伴的打连厢娱乐都让我们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她们的生活状态。(如图 36、37)她们穿着的服饰就是这群特殊人群的标志物。对初生婴儿今后生活向往的通书袋、路路通,以及其它辟邪驱秽佩戴;(如图 38)老年妇女五十岁之后的“当头”仪式等等民俗活动构成了完整的外生命链。内外生命链相互影响,使苏州的水乡服饰自身拥有了内在生机。我们应从涉及
到的方面逐个进行分类保护,使生命力更加顽强。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