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刺绣工艺除了有一些富家姑娘赖以在闺中消磨时光的“闺阁绣”外,尚有大量“民间绣”——民间妇女的绣花。她们除了自作嫁品外.还制成商品出售。明清以来,在这种民间绣品基础上,出现了绣庄和绣庭商户构成的行业公所。这种商业行会性的公所是商户们共商行规,平衡价格、利润的机构。这样,与专为皇族和豪门贵族服务的“宫廷绣”并行,民间的刺绣组织也发展起来。刺绣工艺开始进入商品经济。
到了清朝,刺绣生产在民间与官廷都得到广泛的发展。言廷中的服饰无所不纺,乾隆后宫的屏画上还出现了双面纷。宫廷的乘舆仪仗的刺绣均由工部制造库定品种、定图案、定纺线、定工时,具有了专业化生产的性质。而在全国、各个刺绣发展地区在民间刺绣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发展演进,纷纷形成具有不同地方风格特色的、具有较高艺术性的刺绣流派——地方名绣。
除了全国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蜀绣之外,尚有北京的京绣、上海的顾纺、汕头潮州的潮绣、浙江温州的既绣、河南开封的汗绣以及山东的鲁绣和福建的闽绣等。
海内外闻名的苏绣的形成,可以溯源于江南远古断发文身的时代。由于苏州自古是江南名城,又地临湖海,气候温湿,桑蚕事业十分发这,是我国重要的丝绸生产中心。加上苏州山川富饶清秀,人情温柔尔雅,因而自古也就成为刺绣的重要发展地区。从汉魏至南北朝,苏绣已有山川地形图、经袱等珍品问世。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更促进了苏州刺绣的进一步发展。《吴县志”坊巷》已记载苏州有“衰绣坊”、“锦绣坊”、“纺衣坊”、“绣花弄”等刺绣坊巷,还有专为刺绣制作丝线的“纺线巷”。到了清代,苏绣发展到权盛。苏州被称为’绣市”。从刺绣图案上看,无论山水亭台、花乌人物,都能在苏绣中得到权工尽致的表现。苏绣工艺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艺人。苏州当时已有纺庄j50多家、绣工四万余人。绣庄向绣工发放画有图案的纺片,负责经营销售各种纺品,如市披马褂、凤冠霞快、官服戏装、装束道袍、枕套被面等。
清未,苏绣艺人沈寺办起刺绣学校“同立绣校”;清廷农工商部也在1907年在北京建立女子绣工科,由苏绣艺人余党、沈寺夫妇任总教习;又到天津办起绣工传刁所。但是苏绣工艺到清末己呈衰落的趋势,支到解放后,苏绣才又获得新生。
苏绣工艺针法多样,配色雅丽,条理细腻,不露针迹,绣工精细、装饰性强。纺技具有“平、光、齐、匀、和、顺、细、密”的特点。苏绣艺人沈寺吸收了绘画个的明暗原理,创造了‘仿真绣”,使绣出的物象(金鱼、孔雀、小猫、花介)具有立体感,棚棚如生。她口述的《雪宦纺谱》一书,成为苏绣经验的珍贵总结。
苏绣的日常用品因物施纺、不仅使物品锦上添花,陡增华美,而又在一些易磨易损处施绣,还能起到增强牢度的功效。主要绣品有绣衣、绣鞋、纺靴、绣旗、围侵、戏装、床罩、枕套、靠垫等。
苏绣的欣赏品如画片、插屏、屏风、中堂等,以人物、动物、花鸟、山水为题材,以针代笔,巧夺天工,具有权高的艺术效果。
粤绣相传初创于少数民族的挑绣,与黎族织锦同源。(Qj阳杂编肥载的唐代绣字奇手卢肩娘即系广东南海人。早在明代,粤纺艺人就创造了使用孔雀羽毛编织成的缕丝线绣语于及云章袖口,色泽“金翠夺目”。久“以马尾毛维绒作勒线.从而钩勒之,轮廓花纹自然工登”。粤绣的特点是广泛采用可以代替丝线的美观耐用的线种,劈线粗松,故有绒毛质感。主要使用的针法是洒插针、松针、滚针刻鳞针、锁链针。绣针重叠隆起.常用金线围刻覆盖。绣品色彩众艳,金碧辉煌、常用大红大绿来渲染热烈气氛。值得一提的是粤绣绣工多为男于,绣制大件时,绣工站着用长针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