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刺绣的文化差异

2013-7-18 10:13:2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绣花制版


中国刺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后,至明清之际,因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地域的绣种开始作为商品的刺绣迅速发展起来。结合各个地域历史文化的不同,当时社会影响比较大的绣种主要包括今天的四大名绣,特别是作为代表的苏绣因当时文人的介入而朝向高雅文化发展。
湖北地区的汉绣也很有影响,但是老汉口的市井文化以及湖北的宗教文化等因素使汉绣更主要的表现为一种世俗性文化,整体上缺乏文人雅士的介入。对于中原地区开封的刺绣记载,当时的史料很难查阅到;根据大的历史进程,推测这里的刺绣可能仍然流落在民间,普普通通的作为老百姓生活中的用品,或许在开封的街铺种偶尔有些专门的刺绣经营。
今天看来,鄂地刺绣的代表——汉绣,整体上处在“俗”与“雅”、“汉”与“苏”两种文化状态,两种状态分别适应着当前的社会文化,形成一种二元并存的现象。豫地刺绣的代表——汴绣,通过建国后六十年的发展,整体上成为了一种表现中原地区悠久历史文化画面的“雅”的文化形态,一统开封市场,并且号称“北方第一绣种”,适应了目前社会文化形态,形成一元统一的局面。
汉绣在经历了近代的辉煌后,又经历了 1949 年起至 1990 年代初期这一阶段的曲折历程,开始走进一个复杂的二元并存期。所谓的二元并存现象,一方面表现在“雅”与“俗”的二元艺术风貌,另一方面表现在 “汉”与“苏”的二元市场状况,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文化的差异。
“雅”与“俗”的艺术风貌具体表现在社会对汉绣的关注上,下面将进行讨论。 首先,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绣“俗”文化方面,这是汉绣文化研究的主流观点。早在 1987 年出版的《湖北民间美术探源》中,汉绣大师张先松就把汉绣的审美思想总结为“花无正果,热闹为先”,这种思想主要表现出一种民俗的意味和世俗的特性。我校冯泽民和赵静老师在《汉绣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发展》描述到:“汉绣绣品种类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民俗类、戏剧类、宗教类、装饰用品类、生活用品类等。如节日聚会中的龙凤、飞虎、旗帜、五色统伞,……宗教服饰和器物中的道袍、袈裟、僧帽、龙帐、经幡,生活用品中的绣衣、绣枕、门帘、帐沿、绣鞋,装饰用品中的壁挂、中堂、屏风、彩帐、对联、堂彩,甚至交通工具中船尾旗杆的旗帜等。”①从这些绣品种类看,也是在传递一种世俗性的文化意韵。叶云和叶依子老师在《汉绣的娩出与发展变》中开篇写到“汉绣的产生是随着荆州、汉口的兴起以及汉剧的发展和宗教、世俗日常生活的需求而产生,……甚至对湘绣也产生一定的影响。”②可见,这是从汉绣的产生历程上就认定了其世俗性。邱红老师在《探寻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汉绣》中提到“……一是指民俗事象与‘汉绣’手工艺的关系,二是指民俗心态与‘汉绣’手工艺的关系。”③这充分说明了她的研究也是在关注汉绣的“俗”。以上是汉绣研究的代表者,他们研究汉绣的视角都在“俗”文化方面,从而形成了学术领域“俗”的一元。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