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主要指相互交往的文化群体凭以从事文化创造、文化传播及其他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条件,文化生态本身又构成一种文化成分。人类与其文化生态是双向同构关系,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①新型南通彩锦绣艺术源于南通深厚的人文和地域环境,在吸收传统民间刺绣艺术手工技法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新型现代刺绣品。
“传说中最早的刺绣是从绣衣裳开始。《尚书.虞书》中就假托舜帝的话,说观古人之象将其刺绣在服装上,这就是以后历代帝王所绣的冕服。在《诗经》中,许多诗篇都提到华贵的服装,如“素衣朱绣”等。观察实物,在西周时期的刺绣,是以陕西宝鸡菇家庄出土物上的印痕。原物腐朽,但印痕清晰,是在朱红色的丝织物上绣出黄、黑的花纹。针法主要是现金称作“辫子股”的锁绣。……从敦煌发现的刺绣残片来看,北魏时期已绣佛像和供养人,但绣法仍限于辫子股。……刺绣艺术,由绣制日用品到绣制观赏品,既是品类的增广,也是技艺的升华。纵观历代绣品,虽然早就用锁绣方法刺绣人物,或锁出线条,或以此排列出块面,但真正自如的刺绣书画,却是在平绣方法创制以后。它的过渡期很长,而完成这个过渡可能在唐代前后。··,…明清文人很推崇宋代刺绣,主要原因是这时期的绣画已达纯熟的地步。……明末“顾绣”兴起,历享盛誉,直至近代,真可说“独领风骚三百年”了。……顾绣在劈丝、配色和针法等技巧上,继承了宋绣的传统,又有所发扬。……三百年来,顾绣之名几乎成了我国刺绣的代称。只是到了清末,才出现了一位高手,不仅能够与苏绣相抗礼,而且将我国刺绣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这就是艺坛著名刺绣工艺家—沈寿。她在传统“画绣”和“闺阁绣”的基础上,参考外国新法,首创“仿真绣”。②近代清末明初我国著名的走工商业救国致富的张春,在南通围海造田植棉办厂,为南通近代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一九一四年张睿联合沈寿来通一起创办了女红传习所,可以说开启了南通刺绣艺术新的篇章,至此传统的苏绣技法南通民间刺绣艺人已掌握的相当娴熟,虽然苏绣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但是南通本身也具有自己的艺术文化,因此在具体的制作过程间,各自发挥别有技巧。江南水乡孕育的苏州人,喜好清秀雅洁,小巧玲珑。传统苏绣作品以“细、平、均、奇”闻名于外,苏州刺绣艺人善于运用苏绣针法把绣品中的物象,以针代笔刻画的逼真自然,沈寿的仿真绣又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地处江北的南通相对来说则比较豪放,南通刺绣的题材并不局限于文人字画与名家名作。进入19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①、审美情趣,均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在不断革新。完全传统的民间美术工艺品很难适应当代人的审美价值需要和情感寄托,当代的民间艺人也不同于过去土生土长的艺人,他们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相当程度的工艺水平。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较少抱着固有的保守程式化思想,不拘泥于传统技法,在审美趣味上与老一辈艺人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作为与物质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又早在民间有着深刻影响的刺绣艺术,正该顺应着时代的潮流,大显身手。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研制出的彩锦绣就是把传统民间手工艺和现代审美心理标准完美融合再加以技术创新的一个典型成功范例。彩锦绣艺术的研制开发,意在将作为附属装饰的“点彩”、“纳锦”这些古老的民间针法,转化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现代工艺美术新样式。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