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绣的源流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绣艺术,迄今已有 2500 多年历史。湘绣工艺的形成是在传承和吸收楚汉文化精神与艺术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演变而来的。湖南地区刺绣有实物可考证的是 1958 年在湖南长沙烈士公园楚墓出土的“龙凤蔓草纹刺绣”残片(战国时期),其构图生动活泼、刺绣技法精美,已凸显出当时湖南刺绣的高超水平。1982 年在
湖北江陵出土了同时代的大量织绣品即楚绣,两处古墓均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
整个画面精美绝伦,显示出当时的丝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从整个画面来看,大多是蟠龙舞凤、飞云腾绕。题材主要有花卉、鸟和几何图案,多是以图腾、巫术、祈福等为目的,凸显出浓烈的楚文化浪漫色彩和巫术神明的意蕴。从工艺特点来看,画面色泽鲜艳、针法致密且均匀、内容完整统一,表现出了当时刺绣娴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高超的创造技巧。楚国刺绣艺术也深深影响到汉代刺绣。1972 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艺术技艺极高的汉绣丝织品。
其艺术风格、题材和工艺与战国楚绣一脉相承。此次出土的绣品,图案丰富、工艺精致、针法细腻,从出土的绣品和丝织品来看,不管是楚绣还是汉绣都具有明显的湘楚文化特征。即:
图案写实与抽象变形共存;均显示出楚汉浪漫、奔放的艺术风格与浓厚的巫神文化艺术特色。田自秉教授在所著的《中国染织史》中指出: “湘绣的历史,过去一般都认为创始于清朝末年,最为晚出。但自 1972 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绢地长寿绣”、“绢地乘云绣”、“罗绮地信期绣”、等精美汉代刺绣后,对于它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湘绣是在清代后期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
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谈到“楚汉不可分,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刘汉王朝基本上是承袭了秦代体制,楚汉文化( 至少在文艺方面) 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而不同先秦北国。”因此在现代湘绣的创作中,楚汉文化精髓一直是湘绣艺人创作的灵感和至高的艺术追求。它不仅深深地影响着湖南民间刺绣和少数民族刺绣,也为现代湘绣的艺术风格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